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际新闻
据柬商业部发布的一份报告,今年前11个月,柬埔寨通过经济特区(SEZ)的出口总额达54亿美元,显示出经济特区在国家经济中的日益重要性及其对出口驱动型增长的显著贡献。 位于西哈努克省的西港经济特区今年前11个月以14.9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位居榜首,其次是皇家集团金边经济特区,出口额达10.8亿美元。这些数据凸显了经济特区在吸引投资、促进贸易方面的关键作用。 柬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秘书长谢无敌表示,经济特区吸引了制造业、技术和物流等多个行业的投资。他指出:“经济特区在实现柬埔寨经济多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优质投资资本。” 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为投资者提供进出口“一站式”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发展。这些经济枢纽不仅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越来越多地与主要运输路线相连接。 报告显示,在全部49个经济特区中,有26个经济特区正在积极运营,拥有431家工厂,为18.4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旅游产品、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汽车轮胎制造以及汽车和自行车组装等领域。 来源:商务部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即“公认安全”,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针对由专家普遍认为在预期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食品物质的一种分类。 GRAS认证需要申请企业准备全英文的 GRAS 评估材料,为了让企业对所需材料要求有基础的了解,瑞欧科技总结如下: 一、物质信息 物质信息主要包括物质鉴定、生产方法、规格书、物理/技术效果等内容,是 GRAS 申请材料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GRAS的本质在于证明物质的安全性,其前提是物质信息充分、准确。 FDA的异议中超半数出自于该部分,因此,企业在准备该部分材料时,应非常清楚地描述物质的所有规格指标及相关的分析。 物质鉴定: 物质鉴定是 GRAS 认证的基础,申请人提供的鉴定方法应能准确识别该物质。特别是植物源的物质申报 GRAS,其物质的鉴定则尤为关键。 生产方法: 应详细描述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加工参数,明确是否符合美国的 cGMP 要求。 其中特别要注意材料中要评估加工过程中所使用每一个原料,不应有所遗漏。 还要阐述清楚所用原料是否是食品级的,执行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转基因(GMO)技术,也应做详尽阐述。 若是申报的物质是化学合成的,则需要明确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用了溶剂,是否会含有重金属等。 规格书: 规格书中指标的设定要结合物质本身的特性、生产工艺方法、原料等,包括可能的溶剂、重金属、微生物、真菌毒素等。 如果已有该物质的国际或其他国家组织的标准时,则尽量引用。 申请材料中至少需要3批次非连续生产批次的物质全项目检验结论。 二、膳食暴露水平 膳食暴露评估是对申请物质经由现有食物消费、其他相关来源摄入以及预期的使用用途等所有摄入途径的总体定量评估。FDA 需要结合膳食暴露量和安全性评估来确认物质的安全性。 三、食用历史 食用历史指 1958 年前,使用 GRAS 物质的食品被大量消费者食用的历史记录。并不一定要选择美国地区的食用历史,也可以选择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 当找不到 1958 年前的数据时,也可以使用过去几十年的食用历史(如有)作为安全性论证的佐证材料之一。 四、安全性论证 安全性论证的侧重点在于如何使用已有数据来论证物质的安全性。 根据安全性研究数据(包括潜在的文献数据),也可以再加上一些食用历史(不一定非要是 1958 年以前的食用历史,可以是过去三五十年的食用历史)来得出安全性结论。 安全性研究内容: 最主要的内容是毒理学研究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急性毒理、慢性(90天)毒理和遗传毒理等。 另外临床研究数据、ADME 代谢动力学研究也是安全性论证部分的重要组成。 公开文献: GRAS要求物质的安全性经过同行审评并认可,因此安全性论证的重点是组织公开材料并撰写论述,包括申请人和非申请人发表的文献、国际组织的评估结论等公开数据材料。 申请人应对该部分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并论述,不仅包括支持论点的论据,也应包括不支持论点的、负面的论据材料。 过敏原: 如果物质或所用原料含有蛋白和/或其他潜在过敏原,那么还需进行过敏性试验并论述物质是否存在过敏性。 五、无公开可用数据 对于全新物质(例如化学合成的物质),若无法找到公开可用数据时,那么申请人就需要先组织开展毒理试验(包括急性经口毒理、慢性(90天)毒理和遗传毒理),然后发表经同行评审的公开文献,等有公开文献后再申请 GRAS。 六、如何处理商业秘密 一旦申请 FDA GRAS 认证,就意味着申请材料的公开,包括自有实验数据、生产过程参数等可能涉及申请人商业秘密的细节内容会被公开。 即使申请人已经将商业秘密从申请材料中剔除,但是 FDA 审查后极有可能对此提出疑问并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面对 FDA 的疑问,申请人要么选择公开信息,要么选择放弃 FDA GRAS 申请。因此,瑞欧科技建议申请人应事先做好预案和权衡。 来源:瑞欧科技
  2024年8月3-4日,第七届茶叶进出口贸易年会暨都匀毛尖茶人会在贵州省都匀市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茶叶进出口报告(2024)》。     报告全面总结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的茶叶贸易情况,并深入分析当前贸易特点、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茶高质量出海。     本期摘取了2023年中国内地对摩洛哥出口茶叶情况分析。详细内容可以免费索取报告获取。     文章导览     2023年摩洛哥是中国内地茶叶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量5.98万吨,出口额1.90亿美元,量价齐跌,但均价有小幅增长。     绿茶为2023年对摩洛哥最大出口茶类,出口量5.98万吨。     浙江省是对马来西亚出口额最大省区市,出口额1.27亿美元。     2023年,摩洛哥是中国内地茶叶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量5.98万吨     2023年中国内地-摩洛哥茶叶出口量5.98万吨,在所有贸易伙伴中第1,同比减少20.69%;出口额1.90亿美元,位列所有贸易伙伴第3,同比减少20.64%;均价3.18美元/Kg,增幅0.07%。     绿茶是最大出口茶类     从出口量看,绿茶为2023年中国内地-摩洛哥最大的出口茶类,出口量5.98万吨,占99.99%;红茶为第二大出口品种,出口量5.04吨,占0.01%,花茶位居第三,出口量1.02吨,占0.00%。从出口额看,绿茶出口额1.90亿美元,占茶叶出口总额的99.97%;红茶出口额3.36万美元,占0.02%;花茶出口额1.09万美元,占0.01%;乌龙茶出口额7250美元,占0.00%。     浙江省是对摩洛哥茶叶出口额最高省区市     2023年对摩洛哥茶叶出口额前5省区市依次为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贵州省,分别为出口额1.27亿美元、出口额3288.47万美元、出口额1495.43万美元、出口额804.90万美元、出口额287.64万美元,合计占茶叶出口规模的97.91%。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微信号
据Blueberriesconsulting报道,秘鲁蓝莓本产季目前进展顺利,并正朝着预测的方向发展,肯定超过上一季的出货量。本季的采收期比以往产季要长,而且产量更高,截至第48周的数据已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表明秘鲁蓝莓行业在增长水平上全面恢复。 截至第48周,总共有245,625吨秘鲁蓝莓被运往各个市场,已经达到2023/24季全季水平的63%,与10月的预测一致。在总出货量中,217,301吨是传统品种,比2023/24季同期高出61%,比最近的预测多1%。有机蓝莓的发运量为28,325吨,比前一季增加了74%,比预期减少了5%。在第48周,12,819吨蓝莓被运往国际市场,比2023/24季同一周高出66%,比上一次预测的48周出口量低了12%。 在秘鲁蓝莓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本季秘鲁已向美国出口129,834吨蓝莓,占比53%,较上一季同期增长了62%;对欧洲的出口量为60,709吨,占比25%,同比增长了75%;对中国的出口为33,363吨,占比14%,同比增长了59%;对英国的出口为11,919吨,占比5%,同比增长了33%。 在出货量方面,Camposol以30,225吨的出货量领先,占总量的12%;其次是Agrovisión Perú SAC,出货量为24,047吨,占总量的10%;Hortifrut Perú SAC出货量为23,280吨,占9%;Complejo Agroindustrial出货量为20,257吨,占8%;Agrícola Cerro Prieto出货量为11,928吨,占5%;Agroberries Perú出货量近1万吨,占4%。剩下的12.5万吨,相当于出口量的51%,来自于不同生产商的未注册原产地。 鉴于秘鲁蓝莓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关于价格的讨论将重新启动。全球蓝莓产业正处于良性发展之中,一方面,不断有新消费者加入,原有的消费者也得以维系,并未出现需求减退的迹象。而另一方面,蓝莓的品质在不断提升,每一季进入市场的蓝莓都有更好的味道、更大的个头、更紧实的口感和新的标准,这使得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愉悦。 在此背景下,全球蓝莓产业有足够的空间与消费增长预期继续同步增长。就人均蓝莓消费而言,特别是在中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尤其是摩洛哥和南非、英国,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而美洲市场的高消费趋势预计也会延续。因此,只要消费趋势继续上行,秘鲁整个蓝莓行业继续增长的空间似乎没有上限。 来源:国际果蔬报道
土耳其是世界第七大农业产区和第九大农产品生产国,凭借良好的农业基础,在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领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耳其的机耕面积持续扩大。2023年,农业从业人数占该国劳动力人口的14.8%,农业收入对国家GDP的贡献达5.9%。 在农产品领域,土耳其以烟草、棉花、稻谷、橄榄、甜菜、柑橘等大宗农产品产量见长,同时还是无花果干、榛子、小葡萄干、杏脯和蜂蜜的主要生产国。多种作物的全球产量位居前列,例如榛子、樱桃、无花果、杏的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西瓜、酸樱桃、黄瓜、鹰嘴豆的产量全球第二;柑橘和苹果位居第三。此外,开心果、草莓、板栗、核桃、扁豆、甜菜、柠檬和葡萄等多项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 土耳其地理条件优越,北、西、南三面环海,包括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和地中海,拥有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大重要水道,海岸线长达7200公里,为其海上运输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经济层面,土耳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350亿美元)、化学品及其制品(305.7亿美元)、成衣及纺织品(192.5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则以道路机动车及配件(308.37亿美元)和机械器具及其零件(252.2亿美元)为主。 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总统埃尔多安于2022年提出″土耳其世纪愿景″,将农业高产、生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列为核心目标。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农业投入品的支撑,农药作为关键的一环尤为重要。 目前,土耳其已批准农药登记证4974个,涉及公司194家。其中,常规化学农药产品4912个,占比98.75%;生物农药产品62个,占比1.25%。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从公司维度上来看,排行前10的企业占比39.97%。其中除了排行第十的Astranova Tar. Trade. And Sec. Inc.可以追溯到来自沙特阿拉伯的Astra Industrial Group集团以外,其他企业均属于土耳其本地企业。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将4974个产品按照农药剂型分类。其中排行前10的剂型分别是悬浮剂、乳油、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和可溶粒剂。其中,有1196个产品的剂型为悬浮剂,占比24.05%;1165个产品的剂型为乳油,占比23.42%。这两种剂型的占比接近50%。将登记产品剂型数量的前10的剂型综合占比超过90%。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从农药产品来看,常规产品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涉及的登记证4167个。细分来看,杀菌剂排行第一,共1687个登记证,占比33.92%;除草剂排行第二,共1396个登记证,占比28.07%;杀虫剂排行第三,共1084个登记证,占比21.79%。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具体来看,杀菌剂有效成分排行前10的有效成分,共涉及876个登记证产品,占比17.61%。其中,戊唑醇第一,涉及产品数159个,占比3.20%;嘧菌酯第二,涉及产品数142个,占比2.85%;霜脲氰第三,涉及产品数97个,占比1.95%;吡唑醚菌酯第四,涉及产品数92个,占比1.85%;咯菌腈第五,涉及产品数91个,占比1.83%;啶酰菌胺第六,涉及产品数61个,占比1.23%;苯醚甲环唑第七,涉及产品数61个,占比1.23%;嘧菌环胺第八,涉及产品数59个,占比1.19%;嘧霉胺第九,涉及产品数58个,占比1.17%;肟菌酯第十,涉及产品数56个,占比1.13%。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除草剂有效成分排行前10的有效成分,共涉及614个登记证产品,占比12.34%。其中,草甘膦异丙胺盐第一,涉及产品数80个,占比1.61%;二甲戊灵第二,涉及产品数76个,占比1.53%;烟嘧磺隆第三,涉及产品数73个,占比1.47%;双氟磺草胺第四,涉及产品数67个,占比1.35%;硝磺草酮第五,涉及产品数60个,占比1.21%;甲氧咪草烟第六,涉及产品数58个,占比1.17%;2甲4氯第七,涉及产品数51个,占比1.03%;灭草松第八,涉及产品数51个,占比1.03%;炔草酯第九,涉及产品数51个,占比1.03%;精喹禾灵第十,涉及产品数47个,占比0.94%。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杀虫剂有效成分排行前10的有效成分,共涉及624个登记证产品,占比12.55%。其中,阿维菌素第一,涉及产品数98个,占比1.97%;高效氯氟氰菊酯第二,涉及产品数82个,占比1.65%;啶虫脒第三,涉及产品数72个,占比1.45%;溴氰菊酯第四,涉及产品数63个,占比1.27%;茚虫威第五,涉及产品数62个,占比1.25%;甲维盐第六,涉及产品数61个,占比1.23%;氯氰菊酯第七,涉及产品数59个,占比1.19%;吡丙醚第八,涉及产品数44个,占比0.88%;顺式氯氰菊酯第九,涉及产品数42个,占比0.84%;马拉硫磷第十,涉及产品数41个,占比0.82%。 数据时间:2024年8月7日 数据来源:土耳其食品、农业和畜牧部 来源:世界农化网
阿曼根据阿曼部长令190/2021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公布了监管产品类别清单。 自2021年起,阿曼实施了阿曼合格评定方案,要求受该法规监管的产品需从阿曼标准与计量总局(The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Standards and Metrology,DGSM)指定的公告机构获得认证。 阿曼标准与计量总局隶属于商业、工业与投资促进部(Ministry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MoCIIP),负责执行于2022年6月5日生效的阿曼新合格评定方案的技术法规。属于这些技术法规管辖的产品必须从DGSM授权的公告机构获得认证。合格评定证书有效期为1年,且必须每年续签。 在第1阶段,该法规适用于洗碗机、洗衣机和真空吸尘器。制造商需从指定的公告机构获得阿曼型式检验证书。这些产品必须通过安全和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制造商有义务准备详细的产品设计和风险分析文件。 当前,阿曼已宣布了进阶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品监管清单。具体清单如下。 属于第一阶段且认证要求自2025年3月起生效的产品 低压电器 燃气器具 炊具、食品接触材料及包装材料 洗涤剂和清洁剂 油漆和清漆 建筑材料 汽车润滑油和冷却剂 汽车铅酸蓄电池 个人防护装备 烟草 化妆品 属于第2阶段,且要求的生效日期尚未明确的产品 儿童护理及约束装置 电动工具 电梯和自动扶梯 卫生洁具和龙头 机械设备 汽车配件(非原厂) 来源:标准国际化暨成都技术性贸易措施
中国银联子公司银联国际与老挝国家支付网络近日宣布,双方二维码网络互联互通合作落地。即日起,消费者使用云闪付APP、境内支持“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的钱包,以及境外银联合作钱包,都可在老挝商家扫码支付。据报道,老挝目前几乎所有商户销售终端和自动取款机均已支持银联卡,越来越多当地居民使用二维码支付。 老挝电子支付日益普及是东盟国家加速推进数字建设的缩影。东盟地区总人口超过6亿,互联网、手机普及率逐年提高,电子支付具备良好基础。据咨询企业贝恩公司预计,东南亚地区电子钱包在支付方式中的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4%提升到2025年的7%。新一代互联网接入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给该地区电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2024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6国电子支付市场2024年将达到2200亿美元,占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的80%以上,其中泰国的二维码支付预计将占电商交易的55%。 记者在东南亚国家切身体验到电子支付的便利化。在老挝首都万象的百盛购物中心,越来越多的餐馆和商家接受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到老挝的国际游客不断增多,许多中国游客首选手机支付,我们需要跟上顾客的需求。”商场工作人员普密说。记者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不少购物中心看到,许多当地民众都在使用手机支付,一些商家也会推荐使用支付宝进行购物结算。在泰国,超市、餐饮、加油站、出租车等行业几乎都接受电子支付。泰国流行的社交、消费、购物应用程序等,都具备电子支付功能。在超市结算柜台,柜员也会递上收款二维码供消费者选择。只要手里有泰国的银行借记卡,开通了电子银行服务,就可扫码支付。 近年来,东盟各国政府持续完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和网络。印尼政府推出“全国无现金运动”,颁发电子货币牌照,发布印尼标准化二维码支付系统,覆盖商户超过600万;泰国政府大力推广数字支付系统“迅速付”,用户只需通过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注册账号、登录系统,便可收付款;新加坡政府大力扶持数字银行,金融管理局为网约车与送餐平台Grab和新加坡电信联合财团、科技公司冬海集团等颁发全面数字银行牌照。此外,地区国家间也加速电子支付联通,东盟推出“东盟数字化一体化框架”,促进成员国在数据共享、跨境支付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协作;泰国的“迅速付”和新加坡“即时付”已实现互通。 随着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数字业务的创新发展,东南亚地区数字消费市场加速扩张。为承载大规模数字网络应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随之上升。东南亚日渐成为全球数据中心投资的热门地区,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吸引了亚马逊、谷歌等跨国企业扩大投资。与此同时,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以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新加坡实行“智慧国”计划,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投入巨资;泰国通过“东部经济走廊”计划,推动曼谷和其他城市的智慧交通和能源项目;越南的河内和胡志明市也在积极建设智能交通和智能住宅项目等。 东盟国家和中国不断加强数字技术合作,为地区国家加快数字建设提供重要助力。例如,华为云在亚太区域共建18个云可用区,在泰国拥有超过15个行业的合作伙伴,推出了100多个云服务;中国移动与新加坡电信等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5G及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东盟清晰地意识到数字技术蕴含的变革力量,并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东盟和中国拓展合作带来巨大机遇。 来源:人民网
2024年11月巴西猪肉出口收入为2.9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2.252亿美元增长了29.5%。 1-11月,巴西猪肉累计出口量达124.3万吨,较去年同期出口的111.8万吨增长了11.1%;1-11月累计收入达27.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5.86亿美元增长了7.3%。 11月巴西猪肉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菲律宾进口2.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3.9%;中国进口2.11万吨(-17.2%);智利进口1.06万吨(+45.7%);日本进口0.92万吨(+170.7%);香港进口0.79万吨(-38.4%);越南进口0.56万吨(+66.9%)。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会长指出:“巴西猪肉前11个月的出口量已经超过2023年整年的出口量。一方面巴西猪肉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充;另一方面巴西与菲律宾和智利等出口国家建立了体系评估准入机制,让更多的巴西猪肉工厂无需单独注册,只要通过巴西农业部的评估和注册体系就可以出口到这些国家。” 圣卡塔琳娜州是巴西出口猪肉最多的地区,11月共出口6.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8.7%;其次是南里奥格朗德州,出口3.04万吨(+27.7%);巴拉那州出口1.6万吨(+15.9%);马托格罗索州出口0.32万吨(+5.5%)和南马托格罗索州出口0.23万吨(+48.4%)。 来源:畜牧产业经济观察微信号
今年9月以来,欧洲国家政坛“右转”形势加剧:9月1日和22日,德国东部三州分别举行了州议会选举,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大获全胜,并在图林根州成为州议会第一大党,而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红绿灯”三党支持者寥寥。9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新任总理的右翼共和党人米歇尔·巴尼耶组建政府,巴尼耶政府靠极右翼国民联盟的支持才免遭被立即弹劾下台。 12月,政治局势迅速发展,德、法政府均已变天。11月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免去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的职务,朔尔茨政府解散。在法国国民联盟加入对巴尼耶的不信任案之后,12月4日,巴尼耶政府倒台。12月16日,朔尔茨在不信任案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德国将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大选,德国选择党目前在民调中位居第二,“右转”色彩严重的弗里德里希·默茨是最热门的总理候选人。 德法两国长期以来被称为欧盟的“两驾马车”,如今都已严重“右转”。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国家,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极右翼势力都已在议会中占有席位;在不少国家,如芬兰、斯洛伐克,极右翼政党甚至已经加入政府。 在今年6月的欧洲议会大选中,两大极右翼政党党团加上被极右翼势力严重渗透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一共获得187个席位,超过了欧洲议会中最大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多年来,欧盟委员会由欧洲议会前三大党欧洲人民党、欧洲社会党与自由主义的复兴欧洲党组成,在欧洲议会中保持相对多数。2024年欧洲大选后,虽然三党加起来仍勉强保持多数,由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将受到极右翼势力的更多掣肘。 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压舱石”。然而近年来,在经贸领域,欧盟执政当局小动作不断—— 2023年开始,欧盟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发起贸易调查,其中就包括今年成为热点的新能源汽车。今年10月4日,欧盟表决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虽然欧方继续表示“寻求替代解决方案”,双方的接触也一直在进行,然而直到12月底,双方依然未在新能源汽车问题上取得一致。 中欧经贸摩擦深层探源 “合作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这是2019年欧盟中国战略中对中国的描述。“合作伙伴”只在气候方面,“竞争者”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在治理方面则是“制度性对手”。 “竞争者”这一定位表明,对于欧洲而言,中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构成了对其产业发展的竞争。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欧洲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产品近年来无一例外地受到中国同类型产品的冲击。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虽然2022年中国品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占到欧洲市场的12%,但正在迅猛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增速超过105%。 根据2022年的数据,虽然单是雪佛兰一家企业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超过了中国车企作为一个整体在欧洲市场上的占有率,但是欧盟依然介意中国车企欧洲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扩大。 德国前欧洲议会议员、国际贸易专家赫尔穆特·朔尔茨认为,欧洲企业在决定性创新方面欠缺很多,不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电动化的潮流,不考虑民众便捷和便宜出行的需求,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也没有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将面对的挑战做好准备。正是由于对这些问题的焦虑,欧洲才会介意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到欧洲市场。 “欧盟领导层认为,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的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势必对本地同类产品产生挤压和冲击,导致本土企业遭受损失。因此,欧盟领导层对华实施贸易限制,既是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太大损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荣休研究员赵俊杰说。 赵俊杰表示,许多欧盟国家的制造业都在衰退,但速度存在差异。南欧的意大利工业生产衰退速度较高,而法国和德国的衰退速度相对较低。对于工业生产大国而言,衰退越严重的国家就越有可能受到中国产品的冲击,从而越有可能支持对华采取经贸限制政策。 经济问题助推极右翼兴起 赵俊杰表示,在经济衰退越严重的欧洲国家,极右翼势力就越强大。这是因为,极右翼势力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传统建制派经济政策的失灵。历史上的极右翼正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在欧洲夺取了权力,今天的极右翼也同样因此而兴。 “极右翼政党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传统建制派政党无法提出的主张。传统建制派搞不好经济,民众认为他们的经济政策不行,就把票投给了极右翼。在他们眼中,极右翼能拿出针对经济问题的有用解决方案。”赵俊杰表示。 “这些方案把欧洲经济的衰退归结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主张保护主义政策。”赵俊杰说,以法国国民联盟为例,该党领导人玛丽娜·勒庞2022年竞选总统纲领的第18条是“在法国实施经济爱国主义,实现再工业化并创造财富”。其中提到,国民联盟主张保护法国经济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重新考虑不能保障法国国家利益的自贸协定。 2024年议会选举中,该党再次提出要“全面扶持位于法国领土内的企业创造更多财富,把法国变成价值创造的熔炉”“摆脱法国对外界的过度依赖”。在其他国家,极右翼政党也有相似的纲领。 赵俊杰表示,欧盟对中欧经贸关系频频施压,是传统建制派和极右翼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与极右翼势力争夺选票,建制派需要证明自己的政策主张比极右翼更加可靠,因此可能采取与极右翼类似的保护主义经贸政策,“以魔法打败魔法”,吸引更多的支持者。 但是,即使采取了比较接近极右翼政党的纲领,现处于执政地位的建制派政党在选民支持上相较于具有强烈民粹主义、反建制色彩的极右翼势力依然会逊色不少。赵俊杰表示:“反建制是极右翼势力的成功密码,民众已经不信任建制派。极右翼向权力中心靠近,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 极右翼势力的增强,很可能继续加强欧洲的保护主义倾向,未来中欧在经贸领域的摩擦还会有加剧之势,但是并非不可能出现另一种方向。“选举和执政总归是两码事,强烈主张保护主义的极右翼势力一旦上台,在经贸领域的政策选择就会有所不同,保护主义政策对国内产业技术革新没有好处。因此,不排除极右翼势力上台后,在经贸领域变得更加务实。”赵俊杰说。 专家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欧经济体量相当、结构互补,发展高水平经贸关系对中欧双方都有益,中欧经贸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破裂。 中国企业应做好三方面准备 首先,中国企业应准备好应对冲击。今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宣布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至35.3%的反补贴税。这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市场优势受损,中国企业应做好心理预期,打造有别于欧洲本土品牌的特色,避免因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遭受损失。 其次,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盟严厉制裁俄罗斯,并将中国视为俄罗斯的“伙伴”,对华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因此,中国企业未来在欧盟国家投资,可能面临更多限制。例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德布勒森的投资项目遭到该国亲欧反对派和极右翼势力的一致阻拦。对此,中国企业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再次,极右翼政党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限制移民,认为移民大量涌入会抢走本土居民的工作机会和社会福利。在极右翼势力坐大的背景下,欧洲社会的排外风气将进一步加剧,可能影响中国投资者和中企工作人员。中国企业应有适当的应对措施。 来源:中国贸易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2月27日电 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今年11月,中国的俄罗斯啤酒进口额环比增长了46%,达到200万美元。 消息显示,进口总量增长了30%,达3000吨。 公告指出,2024年前11个月内,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2.38万吨啤酒,进口额达到1550万美元。 6月24日,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向卫星通讯社表示,2023年俄中农产品、原材料和食品双边贸易额增长33.9%,增至111亿美元(940万吨)。中国对俄农产品、原材料和食品的出口额增长5.8%,增至23亿美元(120万吨)。 俄罗斯对华农产品的出口在6年内增长了1.7倍。 来源:食品伙伴网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