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民营经济大数据的产业生态群体感知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始,民营经济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特别是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以来,由于民营经济对保就业和保民生所发挥的作用,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健康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项目主要通过群体感知和智能服务的方式来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发展,进而促进民营经济整体健康发展。
本项目依托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政府一直在实际应用并向全省民营企业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本项目以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平台拥有的具有权威性的全省市场主体数据、行为数据、服务数据、企业画像和其他政府机关的关联数据信息。结合参研单位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平台开发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解析、知识图谱、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构建基于四川省民营经济大数据的产业生态群体感知体系,研究面向民营企业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和实现功能,为我省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高效的政策文件、信息资源、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探索出民营企业生基于民营经济大数据的产业生态群体感知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态群体感知的智能服务方式,使政府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服务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同城化”是区域一体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不断合作深化、单一城市空间向跨城市空间转化的体现,是推动区际联系深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城市关系追求的目标。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是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是推动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深化川渝协作、壮大主干、做强极核、辐射带动周边、促进区域共兴的客观需要。营商环境建设是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体制、破除壁垒、激发活力、增强竞争的支撑和保障。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印发的《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统一标准规范,促进跨区通办”“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本项目通过对都市圈营商环境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应用标准化理论和方法,构建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标准体系,编制标准明细表和标准化工作路径图,为解决营商环境中指标不统一、流程不规范、操作不便捷、管理不方便等问题奠定基础,为成德眉资区域营商环境同城化和市场统一化探索一条新路,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建立一个新标杆。
-
面向西南五省的统一信用代码数据融合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依托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包含: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注册资金、主管单位、经营范围、注册地址、经济类型、股东信息、年报信息等字段归集、共享和分析工作基础,结合参研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大数据技术服务中心在大数据技术、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人才优势,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复杂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等技术,融合川渝云贵藏西南五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涵盖市场主体、机关事业、社会组织、司法服务、宗教场所、工会等依法成立机构2100余万家)。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建立面向五省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融合与特征分析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认证、数据共享等服务,分析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识别区域产业链特征,为加快提升“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水平提供数据基础,为政府制定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
GS1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在宜宾芽菜产品上的应用推广
以我省在茶叶、蔬果、禽蛋等产品上成功应用基于GS1(Globe Standard 1,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发布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技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为基础和借鉴,通过大量、实地的行业调研,分析、梳理宜宾芽菜统一的、规范的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等生产环节,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科学合理设置适宜的追溯环节和追溯信息字段,并通过对现有追溯系统的改造升级,建立宜宾芽菜质量信息追溯平台,提供生产者、消费者、监管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实现GS1标准技术的质量追溯在宜宾芽菜产品上成功应用,解决宜宾芽菜产业产品凝聚力不强、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提升困难等问题,强化行业诚信意识,促进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提升宜宾芽菜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积极消费的良好局面,助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最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面向民营经济信息服务体系的数据共享平台产业化研究
依托多年从事“四川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基础,结合参研单位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的人才团队、平台开发能力、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自然语言解析、知识图谱、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构建面向民营企业的数据共享平台,为我省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精准高效的政策信息、数据、专家等多样化服务,从而探索出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数据评价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接口标准研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7]89号)“将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和以内设机构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的要求,我院正有序推进在用及在建的系统的整合共享。
标准化是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标准化可以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业务协同一致,通过标准化提高电子政务技术的协调性,提高整体效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结合我院主要业务工作特点、业务数据关联程度,拟在现有 “四川省标准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汇聚我院各部门业务数据资源(包含数据库、接口、文件等多种存在形式的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然后对汇聚的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按国家政策规定,建设数据基础库、主题库、共享库和开放库等,有针对性的加速共享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