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8日讯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5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其中,出口11.22万亿元,下降2%;进口8.34万亿元,下降1.8%;贸易顺差2.88万亿元,缩小2.6%。   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5万亿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3.2%;进口8606亿元,增长3.2%;贸易顺差3252.5亿元,收窄16.8%。   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加工贸易进出口小幅下降。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8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占我外贸总值的55.5%,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11万亿元,下降0.7%,占出口总值的54.5%;进口4.74万亿元,增长0.9%,占进口总值的56.9%;一般贸易项下顺差1.37万亿元,收窄5.9%。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84万亿元,下降6.7%,占我外贸总值的29.9%,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76万亿元,下降6.3%,占出口总值的33.5%;进口2.08万亿元,下降7.3%,占进口总值的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68万亿元,收窄5%。   此外,我国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2.07万亿元,下降2.9%,占我外贸总值的10.6%。其中出口7224.2亿元,下降5.8%,占出口总值的6.4%;进口1.35万亿元,下降1.4%,占进口总值的16.2%。   二、对欧盟、东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美国进出口下降。前10个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值2.94万亿元,增长2.3%,占我外贸总值的15%。其中,我对欧盟出口1.82万亿元,增长1%;自欧盟进口1.12万亿元,增长4.5%;对欧贸易顺差7067.5亿元,收窄4.1%。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2.75万亿元,下降3.2%,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其中,我对美国出口2.06万亿元,下降2%;自美国进口6920.1亿元,下降6.7%;对美贸易顺差1.36万亿元,扩大0.6%。   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38万亿元,增长0.1%,占我外贸总值的12.2%。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37万亿元,下降1.8%;自东盟进口1.01万亿元,增长2.6%;对东盟贸易顺差3577亿元,收窄12.4%。日本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值为1.46万亿元,增长3.2%,占我外贸总值的7.5%。其中,对日本出口6948.9亿元,增长0.5%;自日本进口7685.3亿元,增长5.7%;对日贸易逆差736.4亿元,扩大1.1倍。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53万亿元,增长3.8%,占我外贸总值的38.5%,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万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46.4%;进口2.33万亿元,增长8.8%,占进口总值的27.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93万亿元,下降4.1%,占我外贸总值的45.7%。其中,出口4.86万亿元,下降4.5%,占出口总值的43.3%;进口4.07万亿元,下降3.6%,占进口总值的48.8%。   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02万亿元,下降9.1%,占我外贸总值的15.4%。其中,出口1.14万亿元,下降7.1%,占出口总值的10.2%;进口1.88万亿元,下降10.3%,占进口总值的22.5%。   四、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42万亿元,下降2.1%,占出口总值的5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91万亿元,下降0.7%;机械设备1.83万亿元,下降1.2%。同期,服装出口8672.3亿元,下降2.4%;纺织品5723.6亿元,增长1.8%;家具2548.6亿元,下降3.5%;鞋类2540.8亿元,下降7.5%;塑料制品1944.5亿元,增长2.4%;箱包1349亿元,下降5.9%;玩具966.4亿元,增长18.4%;上述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37万亿元,下降1.2%,占出口总值的21.2%。此外,肥料出口2264万吨,减少19.5%;钢材9274万吨,增加0.7%;汽车64万辆,增加2.9%。   五、铁矿砂、原油和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8.43亿吨,增加8.9%,进口均价为每吨356.9元,下跌6.7%;原油3.12亿吨,增加13.6%,进口均价为每吨1946.6元,下跌24%;煤2.02亿吨,增加18.5%,进口均价为每吨331.3元,下跌11.7%;成品油2326万吨,减少7.6%,进口均价为每吨2556.2元,下跌14.9%;初级形状的塑料2067万吨,减少4.7%,进口均价为每吨1.05万元,下跌2.4%;钢材1091万吨,增加2.1%,进口均价为每吨6508.6元,下跌7.1%;未锻轧铜及铜材408万吨,增加7%,进口均价为每吨3.43万元,下跌10.8%。此外,机电产品进口4.07万亿元,增长1%;其中汽车85万辆,减少6.4%。   六、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小幅回落。10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5.6,结束连续三个月回升势头,较上月小幅回落0.2。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9.2,回落0.7;新增出口订单指数39.5,回落0.8;经理人信心指数44.8,回落0.7;企业综合成本指数27.4,回落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讯(记者李志豪)继2016年我市方便食品出口批次、货值实现成倍增长后,昨(2月28)日,记者从绵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截至1月底,我市方便粉丝、方便面出口共计13批次,货值16.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0%、158.9%,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开门红”。     为支持绵阳地区自主品牌扩大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绵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出口企业“检企互动”,开展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帮扶专项行动。加强原料控制力度,指导和监督企业建立多层次原料采购和验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源头控制有效;实施生产环节监控,建立日常检疫监管工作体系,严密监管从生产用水到成品等各个环节,将方便食品纳入全市重点食品品种监测计划,严格实施每年约30次采样监测工作,实现出口质量安全“零通报”;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企业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应对机制,结合掌握的相关产品风险警示通报,及时开展出口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保障产品出口平稳较快发展;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根据出口企业实际需求,加大检验检疫实验室设备投入和人员培养力度,提升“检测服务”供给侧质量,同时帮助出口企业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质量自控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大胆创新,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帮助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优质传统产业发挥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以方便粉丝、重庆小面等产品为代表的“绵阳造”方便食品以其严格的质量保障、特色的绵阳味道打通了美国、荷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高端市场,个别方便食品出口单价增长30%以上,成为绵阳对外开放的优质名片,进一步提升了“绵阳造”知名度。   来源:绵阳日报
    我市着力培育孵化罐头出口企业   罐头出口企业再添一支“生力军”   今年以来,我市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市一特产”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推动辖区肉类罐头扩大出口。遂宁思瑞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并实现了首批产品出口,为我市肉类罐头出口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去年,我市有4家罐头出口企业,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中东、大洋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遂宁已成为川内罐头集中产区,带动辖区肉类罐头产品扩大出口,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助力遂宁市外向型经济向好发展。遂宁思瑞食品有限公司首批3.3吨肉类罐头已出口中国香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遂宁办事处为帮助辖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尽快打开国际目标市场,按照“一市一特产”的要求,全力培育孵化罐头出口企业。在企业建厂之初,从图纸设计、车间改建、溯源控制等方面对其帮扶指导,并顺利通过HACCP认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时发送质量安全警示通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扎实推进无纸化报检业务,用好ECIQ主干系统和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平台,有效降低企业外贸成本,释放红利便通关。(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林德)   来源:遂宁日报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2017年外贸发展时,没有提出具体指标,而是以“进出口回稳向好”代替。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二年不就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出具体指标。   “进出口发展不设具体指标,意味着我国正逐步破除外贸发展中的‘数字情结’,更加注重外贸发展质量。”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说。   在此之前,进出口增长目标常常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例如,2013年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进出口增长目标分别是12.2%、7.5%左右和6%左右。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泛起,我国对外贸易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进出口额出现7%的负增长。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公司曾有半年时间基本没接到订单,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营一家纺织品外贸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枣庄富东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惠说。   为应对外贸下行压力,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外贸促进政策,进出口呈现回稳向好态势。2016年,尽管全年进出口总额依然下降0.9%,但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且逐季回稳。外贸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上升,外贸内生动力增强。   为进一步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和完善进出口政策,推动优进优出;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和国内产业加快升级等。   “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外贸发展,但发展方式必须调整,就是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商务部部长钟山说,“我们将不断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来源:新华社
    2016年虽然过去了,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形势依然备受关注。市场就像一个刽子手,不断收割一个又一个的产品,看似简单的外销市场实际暗藏“玄机”。     1、照明出口金额出现负增长     近日,据相关报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LED照明出口金额为105.68亿美元,同比下降26%。     报道认为,2016年中国LED照明出口规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1、量价齐跌尤其是价格降幅达到18.5%。     2、由于新兴及东南亚汇率因素,导致LED出口量减少。     3、部分国家的认证标准提高,如:印度LED的BIS认证     在具体产品方面,LED室内照明出口占比大幅上升,尤其是球泡灯、灯管、面板灯;而室外照明如:路灯、隧道灯等占比下降。     2、LED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达到42%     2016年,全球加速淘汰白炽灯,LED已成为照明的主流光源。我国国内LED照明产品产量约80亿只,同比增长33%;国内销量约38亿只,同比增长35%。     LED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LED照明产品国内销售数量/照明产品国内总销售数量)达到42%,比2015年上升10个百分点。     3、中东地区成出口区域新宠     2016年1-11月,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国家、金砖国家以及中东国家是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但市场冷热不均,增长情况各异。     美国市场增速放缓,为17%,市场份额较2015年同期扩大4个百分点;欧盟增速为23%;中东地区市场快速兴起,增速最高,为27%,市场份额为7%,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俄罗斯市场严重下滑;金砖国家市场份额由2015年同期的7%缩小到6%;对日本出口额大幅下降,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17%。     4、室内照明仍是出口主流产品     2016年我国LED照明产品,球泡灯出口额排名第一,其次是管灯、灯条和装饰灯。     几大主流产品(球泡灯、管灯、灯条和射灯)的市场占比在逐渐缩小,其中管灯同比减少11.99%,射灯减少28.98%,而装饰灯、投光灯、平面灯等增速较快,其中平面灯同比增长近120%。     5、产品价格下降速度趋缓     据数据显示,2012年初至2016年10月底的4年中,LED照明产品出口平均价格累计下降87.6%。2016年1月到10月,LED照明产品出口均价下降超过20%。     2016年,出口额排名前十家厂商的集中度为11%,与2015年基本持平,排在前十的企业和位次略有变化。   来源:慧聪网
本报讯 (记者何 可)“现行的GB4927《啤酒》国家标准是2008版,其适用性亟需作出调整。此外,《啤酒花》《啤酒大麦》等相关标准也同样存在滞后性,需要及时提出修订计划。”在3月1日召开的《啤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随着个性化、碎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大,非主流啤酒增长迅速,产品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啤酒》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已提上日程。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啤酒行业正处于调整期,随着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品个性化发展,业内对啤酒的定义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比如:啤酒原料的比例、小微型啤酒酿造是否纳入等等,所以《啤酒》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已势在必行。 据《啤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统计,目前,啤酒领域现行的国家标准57项,行业标准43项,已列入国标委修制订计划的标准6项。对于《啤酒》国家标准的修制订内容,起草工作组表示,应结合《饮料酒分类和术语》国家标准,进一步厘清啤酒领域相关概念,进一步完善啤酒相关产品的定义。 来源:中国质量报
  【字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加强监管来确保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同期】农产品质量大家都关心,因为它是一个基本民生。每天我们一日三餐都不能少,首先够吃,要吃得饱,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这是人的基本需求,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农业部门有责任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搞上去。我们现在调整农业的结构,其实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增加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在这方面说两句话: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稳定向好的,安全是有基本保证的。我们无论是对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还是水产业产品,每年都按照规定抽检,抽检合格率都在96%、97%以上,这是一个基本判断。第二,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还不能松懈。我们国家人口多,农产品生产量大,每天消费的食品量也大,可能1%、2%的比例就是很大的绝对数,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满足现状,我们要把农产品的质量抓好。   具体来讲两手抓,第一手产出来。要抓标准化生产,靠规模经营的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来带动,他们搞标准化,产出来这一手要硬起来。第二手是管出来。要加强监管。今年采取几项措施,比如规模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农产品的市场追溯,农药兽药二维码的追溯监管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要加强监管,做好市场准入。总之,我把这些情况向大家做一个如实报告,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加大力度,通过努力,确保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201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基本稳定、结构逐步优化、竞争力有所提升。全年进出口额达到1845.6亿美元,同比略减1.6%;出口额7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额1115.7亿美元,同比减少4.5%;贸易逆差385.8亿美元,同比减少16.5%。具体到结构上呈现四大变化。     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同比减少45.8%。谷物进口2199.7万吨,同比减少32.8%,进口额57.1亿美元,同比减少39.2%。其中,小麦进口341.2万吨,同比增长13.5%;大米进口356.2万吨,同比增长5.5%。玉米进口316.8万吨,同比减少33.0%;大麦进口500.5万吨,同比减少53.4%;高粱进口664.8万吨,同比减少37.9%;玉米酒糟进口306.7万吨,同比减少55.0%。     棉油糖农产品进口同比减少。棉花进口124万吨,同比减少29.5%;进口额17.8亿美元,同比减少34.7%。食糖进口306.2万吨,同比减36.8%;进口额11.7亿美元,同比减少34.0%。大豆进口8391.3万吨,同比增长2.7%,较上年回落11.7个百分点;油菜籽进口356.6万吨,同比减少20.2%。食用植物油进口688.4万吨,同比减少18.0%,进口额50.5亿美元,同比减少15.6%。     畜产品进口全面增加。畜产品进口2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贸易逆差1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其中,猪肉进口162.0万吨,同比增长1.1倍;猪杂碎进口149.1万吨,同比增长82.5%;牛肉进口58.0万吨,同比增长22.4%;羊肉进口22.0万吨,同比减少1.3%;奶粉进口84.6万吨,同比增长15.2%。     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形势向好。蔬菜出口147.2亿美元,同比增11.0%;贸易顺差1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水果出口7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贸易顺差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水产品出口207.4亿美元,同比增2.0%;贸易顺差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0.1%。     2017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我国将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突出优质农产品供给,预计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将延续减少态势。同时,由于国际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内顾倾向的抬头,我国农产品贸易环境更趋复杂,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或迎来较大挑战。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家居产品的环保性能日益受到重视,关于环保化的标准相继出台。今年,就有两个环保化的标准出台,一个是环保部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另一个是深圳发布的《家具成品及原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化的完善,在促进家居行业环保化的道路中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环保严令下大批不达标中小企业岌岌可危     据知情人士介绍,2016年华南几个家居制造地的家居业面临大洗牌。政府对于在生产中存在着细颗粒、烧锅炉、用到油性漆的家居工厂“零容忍”,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据悉,华南有超过大大小小的家居企业数千家,其中中小企业占到40%左右。在这些中小企业中,大部分存在着设备老化、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不符合环保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这些不合环保生产要求的中小企业进行监管和淘汰,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污染,更利于促进家居行业的升级和家居产品品质的提升。对于眼下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存活下去,重视绿色环保要求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绿色环保规范倒逼家居行业自律自查     今年2月1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正式开始执行。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包装上的标签,属于“证明性商标”,用来表明该产品的环保属性。今后,木家居、金属家居、塑料家居、软体家居、藤家居、玻璃石材家居和其他家居及配件将拥有一个类似于家电节能标签的环保标志。家居拥有这样的标签,意味着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迄今为止,家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新版环保标志施行后,能够取得环境标志的家居产品将更加绿色环保。同时,新环境标志的推行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家居行业技术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家居领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标准,接受更严苛的考验。     就在全国向非环保家居生产企业施以重拳的时候,深圳也有了更为严格的绿色环保要求——《家具成品及原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第一阶段,过渡期,从标准发布之日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4月底,大致在六个月左右还可以用溶剂型涂料、胶粘剂;第二阶段,“禁止使用溶剂型涂料”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由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提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该规范规定了家居成品及家居原辅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销售、生产的家居成品和销售、使用的家居原辅材料,其中家居成品包括木家居、金属家居、软体家居,其他类型家居可参照执行;家居原辅材料包括胶粘剂、木器涂料、木质材料、纺织布料、皮革,其他类型家居原辅材料除外。这一规范将“不能用溶剂型涂料”作为硬性指标,从源头上确保了家居产品的绿色环保。     在多个环保规范条例的实施下,对于家居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剧行业洗牌。未来,只有真正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来源:中国建材网
   3月5日消息,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显示,去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生产手机21亿部,同比增长13.6%,其中智能手机15亿部,增长9.9%,占全部手机产量比重为74.7%。   中国智能手机生产总数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几乎持平,可以称得上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此前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7060万台。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庞大的手机生产规模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手机产业链。苹果、三星等外资品牌纷纷将手机生产业务放在中国,另外近年来中国手机厂商全面崛起,逐步扩张手机产能。   除手机行业外,在家电、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我国生产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生产彩电15770万台,同比增长8.9%,其中液晶电视机15714万台,增长9.2%;智能电视9310万台,增长11.1%,占彩电产量比重为59%。生产集成电路1318亿块,同比增长21.2%;半导体分立器件6433亿只,增长11%。   产能提升的同时,外贸进出口则呈现降幅扩大。据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7210亿美元,下降7.7%,降幅比2015年扩大6.6个百分点;进口5035亿美元,下降4.6%,降幅比2015年扩大3.4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