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10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公安部、国家认监委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家用火灾报警产品、可燃气体报警产品、防火门、手提式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等59种消防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CCC认证”)。      公告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凡列入本次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消防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自2014年9月1日起,委托人可以向指定认证机构提出认证产品的认证委托。这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可在质检总局网站查询。      据国家认监委介绍,CCC认证是政府为保护国家安全、人身健康安全、环境等目的,依法实施的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合格评定制度,认证范围覆盖了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电工、电子、电信、农机、机动车、建材、安防消防、医疗器械、轻工、化工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实施CCC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累计已达15类93种,涵盖了所有具备认证实施条件的消防产品。
工商总局决定,自今年3月1日起停止对领取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的企业年检工作。    这是记者2月19日从工商总局了解到的。    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部门,抓紧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准备工作;结合本地企业和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根据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改革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建立符合个体工商户特点的年度报告制度;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    去年12月,工商总局已发文暂停了个体户验照工作。
2014年3月13日,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发布关于“第三轮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补交通知”,要求仍未提交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的登记证持有人于2014年4月1日前补交2013年度新化学物质年度报告。逾期未交的登记证持有人及登记证信息将上报环保部,并建议环保部按照《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及第四十四条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经过二轮补交通知后,截止至2014年3月10日晚12时,仍有498份登记证未进行年度报告,涉及248家企业。目前,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已将未补交的登记证持有人及登记证号予以公告。
据悉,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1月21日就《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征求意见稿)》(IECIC)征求意见后,化妆品行业积极响应,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全面深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特别是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意见,CFDA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于2014年3月11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局进一步组织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已批准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以及《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表4、表5、表6、表7中列明的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染发剂等原料,未列入征求意见稿的,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将组织统一规范和增补,无须重复提出增删意见。 二、已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产品中使用,但尚未列入征求意见稿的化妆品原料,请各省局组织辖区化妆品生产企业,对照征求意见稿目录,提出增补意见。省局统一汇总整理后,于2014年3月31日前,按要求填写原料增补信息表,随同相关证明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一并报送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
2014年2月2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始于2013年6月5日,该决定宣布的前一天(北京时间2013年6月4日),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2013年7月1日,商务部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2014年3月19日,本案申请人中国酒业协会代表提出申请,请求终止双反调查。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此表示,乐见中欧双方业界通过对话加深理解,通过合作化解纷争,并最终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在产业示范园、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高虎城对中欧双方在对话和磋商中所展示的务实和灵活的态度与合作精神表示赞赏。 高虎城认为,这再次证明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中欧政府、行业、企业间通过对话磋商谈判,是解决分歧的最佳选择,同时也宣示中欧双方有智慧、有能力来解决分歧。
    近日,《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备案。2月17日,首批4K超高清电视认证结果发布,共有13家企业35个型号产品首批通过这一认证。    目前,超高清电视产品已在市场上销售一年有余,预计1—2年内还将有大量的超高清电视产品上市销售。    各彩电制造企业不断加大在超高清显示技术创新上的力度,如TCL独创的2K转4K关联补偿技术,创维的全色域4K电视、夏普2K-4K高画质转换引擎技术、康佳全新打造的新一代“一芯二翼”4K技术、京东方BiTV产品搭载BOE独有的ADSDS超硬屏技术、长虹4K无界显示及U-MAX观影技术等,海信K680系列4K电视首次实现了USB、HDMI接口的4K读取。各类超高清技术不断推出,超高清电视的性能画质也随之提升。    然而,有关超高清电视的技术指标尚无标准可依。刚刚推出的《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的制定涉及超高清电视产品的功能、图像显示格式、接口、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性能要求包括清晰度、亮度、亮度均匀性、对比度、色域覆盖率、亮度视角、色度视角等,均为影响超高清图像效果的重要项目,反映出超高清电视的高清晰度、广色域、宽视角的技术特点。《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及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各彩电品牌4K超高清电视的准入门槛。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的出台及认证结果的发布从某种程度上为4K电视贴上了防伪标签,也使得消费者在选购时有据可依。2014年,随着4K超高清电视在技术、价格、片源、消费认知等方面的逐步成熟,中外彩电企业正逐渐将竞争的重点转到中高端产品上来,平板电视消费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为保障CCC免办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服务企业同时确保后续监管覆盖到位,东渡检验检疫局采取五项制度提升CCC免办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受理、审核和发证三岗分离,互相监督,专人督办,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二是推行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免办产品管理状况,CCC免办企业分为三类,对CCC免办管理类别高的企业,实施无纸化申请、降低后续监管次数等优惠措施;三是重视建档溯源制度,对内按照一企一卷原则,对申请材料、后续监管记录及产品核销资料建立完整档案,对外要求免办企业对产品入库、流向等建立管理档案,方便后续监管;四是继续企业扶持制度,继续对相关公司进口维修用零部件实施“提前备案、集中签证、逐批核销、全程监管”的CCC免办管理新模式;五是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开展“一对一”培训和“老带新”工作,积极参与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免办业务水平。    2013年,东渡局CCC免办后续监管覆盖率达100%,未发现不符合CCC免办要求办理免办证明和滥用CCC免办产品的行为。
2014年4月6日,修订后的WTO《政府采购协定》正式生效,距2012年3月WTO政府采购委员会最终通过该修订文本已有2年时间。据估算,修订后《政府采购协定》的成员每年从市场准入中获得的收益将达800亿~1000亿美元。该项预计收益主要来自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定》中新增的众多政府机构(部委和机构),以及新增服务和政府采购的其他领域。修订后的协定更为精简,也更具现代化,例如其中作出的关于电子采购工具运用标准的规定。其他修订还包括:新增了一条关于在协定成员方采购系统中预防腐败行为的规定;此外还充实了原协定条款中关于通过运用合理的技术规范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范围。 根据规定,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定》需得到《政府采购协定》2/3成员国内的通过。2014年3月7日,随着以色列对该修订后文本的通过,已达到法定通过的成员数量。目前,共有10个WTO成员已通过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定》,分别是(按通过顺序):列支敦士登、挪威、加拿大、中国台湾、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冰岛、新加坡、以色列。修订后的协定将于4月16日对日本生效。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此前曾表示,“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定》将开放市场,并推动协定成员方的国内市场监管更为完善”,“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定》内容更具现代化,也扩大了市场准入,将促使其他WTO成员考虑加入该协定后所可能获得的收益”。 此外,修订后的协定还包含改进后的过渡措施,为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加入提供了便利。除已经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43个WTO成员(包括欧盟的28个成员国)外,还有10个成员提出了加入申请,包括阿尔巴尼亚、中国、格鲁吉亚、约旦、吉尔吉斯、摩尔多瓦、黑山、新西兰、阿曼和乌克兰。此外还有5个WTO成员——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蒙古、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在其各自的入世议定书中也有加入协定的相关条款。 《政府采购协定》是一项多边协定,内容涵盖公共机构对产品、服务及资本基础设施的采购,是对公共采购部门的透明度、竞争和管治的规定。协定的宗旨是尽可能地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将其纳入国际竞争范畴,同时有助于根除腐败。
日前,广东、浙江、安徽3省5家玩具生产企业按照《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了主动召回计划,决定对其生产的6批次存在缺陷的童车产品实施召回。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童车产品,在动态耐久性、闸把尺寸、座位离地高度、座兜的座垫与靠背的角度、危险夹缝及开口、安全警示等方面存在缺陷,有可能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危及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上述产品生产企业与其经销商将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示其召回信息及具体召回措施,购买者可直接与当地经销商或生产厂家联系,也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或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10-59799616了解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生产类似产品的其他企业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主动召回有类似缺陷的产品。 消费者发现所购买的玩具产品可能存在缺陷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可向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2365投诉举报平台投诉,也可直接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提供产品缺陷的相关线索。
中国和新西兰签订的《关于电子电器产品及其部件合格评定的合作协定》(以下简称中新互认协定)已经全面实施,目前国内已有两家CCC获证企业正在办理相关产品加施新西兰认证标志手续,涉及100余批次产品。     中新互认协定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政府间关于产品检测认证的双边互认协定。该协定为中国与新西兰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减少两国间贸易壁垒,促进双边经贸互惠发展。2013年,我国输往新西兰的电子电器产品货值约12亿美元,新西兰出口我国同类产品货值约3600万美元。协定实施后,互认范围内产品将不再进行重复检测认证,可节省大量费用,并显著缩短贸易通关流程,从而惠及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于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与我互认、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质量的信任将起到示范作用。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