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
    7月5日,记者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推介会上获悉,成都将实行梯度运价、企业口岸操作服务零收费等举措,提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竞争力;深化与欧亚地区贸易等企业合作,多业并举加快技术转移。按计划,该班列今年将开行400列,2017年将开行1000列以上,到2020年将开行3000列以上。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自2013年开通以来,已进入每周去程6列、回程4列的平稳开行阶段。欧洲站点方面,也由最初波兰罗兹一个城市点位增加到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多个点位,以公共班列为主,大客户专列、散拼专列为辅的多元化开行班列。    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将采取多项措施:完善梯度定价机制,根据客户货物运量等,执行不同的运价,保证大客户享有最优惠价格;与欧洲铁路枢纽场站及货代、生产、贸易企业深度合作,将班列延伸至更多欧洲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成一站式口岸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串联+并联”便利化服务和企业口岸操作服务零收费等。    借助“蓉欧+”战略,向国外方面,形成3条干线分布:中线(成都至罗兹/库特诺),作为中欧货物的核心运输通道直接深入亚欧腹地,覆盖中西欧及南欧等地区;北线(成都至俄罗斯),作为中线中远期运力补充直接连通俄罗斯,覆盖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南线,近期将通过阿拉木图覆盖中亚地区,远期通过伊斯坦布尔覆盖西亚及南欧,并通过巴基斯坦延伸至南亚。国内方面,将全面深化与乌鲁木齐、厦门、广州、深圳、昆明、凭祥等沿海沿边口岸城市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跨境班列对外货物集散转运枢纽;加强与泸州、宜宾、武汉等城市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整合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空港,打造与临近港口同城直通模式,实现多港一体、整体联动。(记者陈碧红 王域西)   来源:四川日报
屡有爆出的不合格食品各有各的不合格原因,但他们最集中的不合格原因是什么?过期、注水、细菌超标?都不是,大数据告诉您,滥用二氧化硫才是四川食品安全的最大“杀手”。6月30日,省食药监局公布了今年第11批、也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批食品抽检信息,在接收抽检的1520批次食品中,又有124批次问题食品被曝光在了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 记者梳理统计发现,在今年披露的11批食品抽检信息中,累计曝光了14752批次食品,基本涵盖所有食品门类和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其中合格14072批次、不合格680批次,总体合格率超过95%,维持了较高的抽检合格率。但在这14752批次被抽检食品及680批次问题食品中,又透析出哪些规律和特征呢? 680批次问题食品扫描: 食品滥用二氧化硫、酒类滥用甜蜜素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抽检的14752批次食品特征明显,总共有23大类食品、5000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被抽检,基本覆盖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餐饮食品、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实现产品、项目、地域、业态全面覆盖,并加大了对大众食品、高风险食品和既往抽检发现不合格及问题的生产经营企业、区域和食品品种等的抽检频次。 在总共680批次不合格的食品中,问题出在“二氧化硫”上的有108批次,为不合格最为集中原因,表现为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或本应不得检出而检出了。排名第二的“杀手”是“甜蜜素”,总共有105批次食品检出了不得检出项目甜蜜素。这两项加起来占到了不合格食品的约三分之一。而其余不合格食品则不合格原因较为分散,如铝的残留量超标66批次、菌落总数超标55批次、亚硝酸盐超标22批次、大肠菌群超标32批次、检出罂粟碱6批次等。 而从食品门类分布看,在总共680批次不合格的食品中,酒类排名第一,有129批次酒类上了黑榜,其次依次是蔬菜及其制品94批次、薯类及膨化食品52批次、肉及肉制品45批次、饮料29批次、食用油27批次、调味品21批次。而综合不合格原因和食品门类,酒类酒类滥用甜蜜素最为集中,近80%的酒类不合格原因都为检出了不得检出项目甜蜜素。 食品企业要戒掉侥幸心态: “三高”食品及问题食品将被重点抽检 记者比对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我省食品抽检数据发现,去年曾经被曝光的问题食品,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都被再次进行了抽检,其中有个别企业还被抽检了近10个批次。而从这些食品抽检结果看,绝大多数在去年被抽检不合格后,对企业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并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通过提升硬件设备、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等方式进行了整改,今年的抽检结果绝大多数都为合格,然而也有个别企业仍无好转、已被多次抽检不合格了。 “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对安全风险高、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关注度高食品和既往抽检发现不合格及问题的生产经营企业、区域和食品品种等的抽检频次。”省食药监局风险监管处负责人透露,为进一步了解2015年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整改结果和整改后食品安全真实状况,防止处理后搞形式、走过场,省食药监局近期还制定了2015年不合格食品跟踪抽检实施方案,专门针对去年抽检不合格的食品进行精准抽检,如抽检结果还是为不合格,将予以从严查处,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必要时还将采取停产整顿等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高压下,心存侥幸祝愿抽不到自己产品的企业要转变观念了。据了解,近年来我省食品安全抽检能力和频次大大加强,今年我省将完成食品安全抽检近8万批次,同比增长1万批次以上,其中包括完成中央转移地方(简称“国抽”)11594批次,省级抽检(简称“省抽”)21300批次,以及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实施抽检不少于43920批次。同时对抽检信息一律对外公开,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罚款的处罚方式,通过曝光倒逼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延伸阅读 科普小知识: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滥用二氧化硫作为添加剂主要用于干果、干菜等的漂白,令其外观更好,同时也能令其延长保质期,食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食品将对对人体的各种系统、器官、组织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时将产生喉头痉挛、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症状。而对酒类滥用甜蜜素严重问题,省内知名白酒专家认为,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四川日报记者 周伟)   来源:四川在线
    长期以来,中医药因缺乏所谓的“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断。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奖。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靠的正是传承传统中医药学和应用现代药物的研发路径相结合的方式。   人们意识到,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衔接,才能打破国际化的困局,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标准”。那么,“标准”到底是什么?个性化的中医药是否会受到标准化的束缚?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第7次年会在意大利落幕,会上讨论了28项新提交的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   标准化不是削足适履   实际上,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思维方式,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以往,我国曾引用西医、西药的理论和方法来规范中医和中药,结果是行不通的。有专家提出,红花油有成千上万种成分,而现代化学和物理手段只能讲清楚100多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种用了几百年的祖传特效中药——黑膏药,是用松香和桐油炼制的,但《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原料必须达到药用标准和食用标准的原料,这个药就不合格了。   有人质疑,中医要辨证论治,标准会限制辨证论治的发挥,是在亡中医;为了穿上“标准化”这双鞋,中医无异于削足适履去适应现代医学的评价体系。   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沈远东接受本报专访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是对标准化概念的片面理解。在中医领域个体化辨证施治和标准化、规范化并不矛盾。标准,是对一门学科总结形成的普遍规律。”   沈远东教授解释,中医药历来有严谨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术语、信息等基础类标准的支持,并且一个稳定的学科发展一定有其固有的、共识度较高的核心内容,这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况且,完全套用现代医学体系来评价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恰当,所以更加急需一套适合中医药自身的评价标准体系。   标准制定应有话语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但是,“国际化”的口号喊了多年,迄今为止,除针灸外,中医药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医药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没有标准的保障只能以食品、保健品等身份出现,并受限于化学药品或食品等标准的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双重壁垒中。   反而是周边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年来开展传统医药的研究开发,一直在抢占传统医药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对我国形成了倒逼态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不止一次强调,“中医药走向国际靠科技,引领国际靠标准。”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引领世界的中医药标准必须由中国人来制定。中医药如果不去迎接国际化的挑战,不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仅会丧失广阔的市场,甚至会丧失国际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于2009年成立,研究制定中医药领域内的质量与安全的标准,主要集中在生药材、中药制成品、医疗设备及信息等方面,其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权威标准形成全球共识   沈远东教授介绍,中医药的标准化工作,就是应用传统和现代的两种方法对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做出科学的总结并寻求出它们的规律,提炼出经验、形成共识。这条探索之路于上世纪90年代后重点展开,如今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迄今为止共制修订国家标准36项,行业及团体标准613项。   放眼全球范围,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之路总算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ISO/TC249已独立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6项,联合发布国际标准1项,包括一次性无菌使用针灸针、亚洲人参种子种苗、中药重金属检测方法、中药煎煮设备、艾灸器具以及中药编码系统,此外还有48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ISO/TC249作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一个工作平台,增加了中医药学者与国际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专家,以及标准化专家的沟通交流,确保科学性和权威性,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共识,增进了世界对中医药的认识。   完善标准令多方受益   如今,随着中医药国际标准的相继出版,有效应对了技术壁垒,同时为中医药国际化战略“铺轨”。各国和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一些国家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沈远东教授表示,标准的完善,将从整体上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将因此受益。如中药质量近年来备受诟病,成为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之一。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从种子、种苗,到种植、采收、储藏和加工,整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质量。部分药材企业改变以往的采购模式,创建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全程监督控制药材质量。   目前,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中医药行业内对标准意识还不强;标准化人才培养跟不上;中医药标准前期基础工作准备不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还较薄弱;各国政策利益出发点不同、认同度不够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之路已经走得越来越扎实稳健,在沈远东教授看来,这是必然趋势。“中医药国际化,首先它要有标准化。标准化就像铁路轨道,国际化就像列车,只有铺好了轨道,列车才能驶向全世界,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2015年以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在国内多地被曝光,主管部门、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均提及跑道的检测问题,建议修订塑胶跑道相关标准,完善检测指标。继深圳、上海出台了相关标准之后,近日,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发布了塑胶跑道相关标准政策。   江苏省发布塑胶跑道建设行业新标准   《江苏省合成材料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2016年7月1日起试行。据报道,这份《指导书》的最大亮点是,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环保检测指标及限量标准。《指导书》中,塑胶跑道成品、面层和底层弹性颗粒的环保指标,增加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质量浓度、短链氯化石蜡、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挥发物等物质的限量标准。   浙江省发布学校运动场地“新省标”   2016年6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目前关于学校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限量的技术指标,浙江省“新省标”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甲醛释放率2个指标。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技术指标(暂行)   项目   限量值   备注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TVOC)/(mg/(m2·h))   ≤5.0   1.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和甲醛的释放速率的检测方法参照《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T/310101002-c003-2016)执行,即上海塑胶跑道团体标准。   2.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包括塑胶跑道、篮排球运动场和人造草皮。   3.室内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环境质量还应符合GB 50325 的相关要求。   4.承担专业竞技项目的运动场地应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另行设计。   甲醛释放速率/(mg/(m2·h))   ≤0.10   苯/(g/kg)   ≤0.05   甲苯和二甲苯总和/(g/kg)   ≤0.05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g/kg)   ≤0.20   可溶性铅/(mg/kg)   ≤90   可溶性镉/(mg/kg)   ≤10   可溶性铬/(mg/kg)   ≤10   可溶性汞/(mg/kg)   ≤2   浙江同时出台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现场气味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室外温度较高时,可按照《办法》,在上课前对运动场地进行气味评估,评估结果为3级及以上的应暂停使用。气味评定等级参考《胶粘剂气味评价方法》HG/T4065-2008标准中的方法。   等级级别   状态描述   一级   无气味   二级   气味轻微但可感觉到   三级   有气味,但无强烈的不适性   四级   强烈的不适气体   五级   有刺激性不适气体   来源:华测检测
       2016年0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发布了于1月6日正式公布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第32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为了便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办法》相关制度,5月16号工信部发布了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常见问题答疑。《办法》即将正式实施,相关方应确保2016 年7 月1 日及以后生产的产品满足《管理办法》的要求。   企业应对实务-第一步 标识   《管理办法》仍采用“两步走”的工作思路,即“第一步”对《管理办法》适用范围内的产品仅要求声明其中的有害物质信息,即遵从标识要求标准 (参考SJ/T11364-2014);“第二步”则对进入《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的产品实施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若产品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应选择“绿标”进行标识;   若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应选择“橙标”进行标识,并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提供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名称及含量。   1. 通常情况下  ,标注应以模塑,喷涂,印刷的方法直接标识在产品上;   2. 如果受体积,形状、表面材质或功能所限,可在产品说明中注明;   3. “产品说明”包括:纸质说明书、光盘类电子说明书、包装;   4. “为生产配套而采购”的产品不必满足《标识要求》,根据客户需求声明有害物质信息标识载体可包括公司网站(仅适用于“为生产配套而 采购”的产品)。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未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投放市场的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标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产品可否回收利用,以及不当利用或者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等信息的属于违法,由商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罚。      注:其中“含有”是指有害物质的含量超出GB /T 26572的限值要求。   中国 RoHS 2.0下一步工作重点   1.《达标管理目录》(第一批)产品清单拟于2016年10月完成,重点参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   2. 产品适用的有害物质应用例外(豁免);   3.《达标管理目录》适用产品的合格评定模式。 来源:CTI检测
      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为龙头,形成行动纲领、七大工程、产业子规、高端成长型产业专规的规划体系。    系统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我省将构建多层次规划体系。具体来说,将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为龙头,形成行动纲领、七大工程、产业子规、高端成长型产业专规的规划体系,既有顶层设计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又有工作层面的具体抓手。这是记者7月11日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举行的先进制造强省建设推进会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去年10月,省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和我省推动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今年初,我省提出以制造业高端领域为重点,以七大工程为具体抓手,以试点示范起步,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800家,培育5-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我省正积极制定七大工程实施方案、24个产业子规及高端成长型产业专项规划。七大工程实施方案充分对接《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方案,并结合《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端装备创新研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产品强质、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七大工程实施方案。目前,七大工程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论证,拟报省政府审议后印发。    在产业子规划方面,我省将主要制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等24个产业领域规划;在已出台相关高端成长型产业规划基础上,加速制定石墨烯、轨道交通、玄武岩纤维、中医药等重点产业专项发展规划。    在智能制造领域,我省已启动实施消费品、机械设备、高端装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智能制造试点。去年以来,已有长虹集团、东方电气、普什宁江、南车共享、成飞集团等龙头企业启动实施22个智能制造项目,探索自身领域智能制造标准、规范和模式等。    在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省将启动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核技术应用、轨道交通、航空机载电子设备、信息安全、石墨烯等领域的跨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建设核产业与技术应用、石墨烯、轨道交通等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参与航空与燃机等领域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    在保障措施方面,已成立四川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将整合工业发展资金,设立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驱动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十大重点领域发展。(郭静雯记者 董世梅) 来源:四川日报  
7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发布通告称,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产制品、食糖、调味品、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酒类等6类食品61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11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 总体情况:水产制品74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4.1%;食糖54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5.6%;调味品7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3%;粮食及粮食制品16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72批次,酒类180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 深圳岁宝百货有限公司景田店销售的标称你口四洲(汕头)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洲紫菜(原味),菌落总数检出值为2800000 CFU/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30000 CFU/g)高出92.3倍。 喵在岛旗舰店在天猫(网站)销售的标称青岛大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外合资)烟台优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鳗鱼丝,菌落总数检出值为83000 CFU/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30000 CFU/g)高出1.8倍。 武汉武商量贩连锁有限公司常青花园量贩店销售的标称洪湖市水乡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武昌鱼(红烧),挥发性盐基氮检出值为143 m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40 mg/kg)高出2.6倍。 谷谷香官方旗舰店在一号店(网站)销售的标称深圳市谷力贸易有限公司委托云南大理市八千方食品厂生产的红冰糖(多晶黄冰糖),色值检出值为837IU。比标准规定(不超过270IU)高出2.1倍。 中伟餐饮配料调味之家在淘宝网销售的标称张家港市新菊味精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盐味精,谷氨酸钠检出值为90.50%。比标准规定(不低于99.0%)低8.5个百分点。 谷谷香官方旗舰店在一号店(网站)销售的标称深圳市谷力贸易有限公司委托云南大理市八千方食品厂生产的传统古法手工红糖(赤砂糖),总糖分检出值为86.58%。比标准规定(不低于92.0%)低5.42个百分点。 圣农食品专营店在天猫(网站)销售的标称大理市亚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单晶冰糖,蔗糖分检出值为99.2%。比标准规定(不低于99.7%)低0.5个百分点。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江苏、山东、湖北、广东、云南等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所在地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等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查处情况于2016年8月31日前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据农业部消息,针对现行猪肉水分含量限定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肉品质量控制要求的情况,农业部将联合多部门对禽肉水分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研究开展研究。同时将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严厉打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屠宰违法行为。   另据媒体报道,注水肉这么多年禁而不止,除了不法商贩太狡猾,监管部门查出难度越来越大之外,标准也是一个大问题。业内人士直言,现行的肉类水分标准太宽松,就算明明知道是注水肉,一检测,注水肉还是符合国家标准,对于正规企业是很大的打击。   水分含量是猪肉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2001年,原国内贸易局制定《畜禽肉水分限量》(GB 18394-2001),规定猪肉水分限量值是77%。   农业部称,该标准的实施,对打击注水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水分标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不法屠宰企业或个人注水手段花样百出,注水技术不断更新,现行水分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肉品质量控制要求;二是畜禽肉水分限量检测方法不适应新的变化。   媒体报道称,已经有人大代表就修订猪肉水分标准提出建议,农业部回应称,我部一方面组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部屠宰技术中心)、中国肉类协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及有关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畜禽肉水分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研究,待进一步复核验证后,《畜禽肉水分限量标准》将提交全国畜禽屠宰加工标准委员会审议;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严厉打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屠宰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业内人士介绍,不法商贩现在给动物注水,越来越隐蔽,除非当场抓住。市场取样猪肉,再检测,检测结果往往是合格的,修订肉类水分标准变得很重要。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6日,记者从中国消法学研究会获悉,山西消费者因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分装的绿豆产品标签违法,起诉至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法院被判胜诉,获十倍赔偿。涉案企业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结果:维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 2016年7月1日,山西消费者邢女士签收领取了又一食品 标签案 的胜诉 二审判决书 ( 2015 ) 并民终字第2354号 ,涉案 绿豆 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法院判决支持退货款11880元及十倍赔偿118800元。 该绿豆 标签违法 此次分3案诉讼(同一产品、同一厂家,三个商家,3案 价款 共计33590.7元),今天领取的为 其中 第一个判决。 据悉,涉案的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分装的晋唐牌绿豆,标签标示了其他营养成分--钙、铁、锌,但未区别强调标示能量、核心营养素;碳水化合物、锌的营养成分修约间隔错误;钠的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数标注错误;营养标签违反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规定 。 标签标注有“绿豆营养成分丰富,中淀粉…”, 标签特别强调含有“淀粉”,而未标示所强调成分“淀粉”在成品中的具体含量,违反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规定。 标签标注有“……绿豆汤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润喉止咳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标签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该二审判决书称,本院认为,根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规定,邢女士购买商品仍然符合消费者的身份,上诉人主张关于邢女士系职业打假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不应适用十倍赔偿,上诉人的该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请求不能成立。 根据法不溯既往的原则,涉案 绿豆 交易行为与起诉、审理、判决均发生在2015年10月1日之前,故本案应适用2009年6月1日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 而不应适用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本案中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分装的晋唐牌绿豆的标签多处违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的情形,且经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该产品标识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签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涉案绿豆虽无毒无害,不影响食品安全,但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适用2009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惩罚性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审判决如下:维持一审判决,即商家退还邢女士货款损失11880元,厂家支付邢女士十倍赔偿金 118800元;邢女士退还商家所购的涉案绿豆。(记者王娅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7月12日上午,第30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京成功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共同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在第十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前夕举行。会议高效务实、富有建设性,双方就多双边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领导人会晤做好经贸方面筹备工作,并为下半年举行的第六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确定了工作安排。   高虎城高度评价中欧关系和双边经贸合作并强调,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互为彼此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中欧双方积极推动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欧时提出的“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落实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中欧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重要领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马尔姆斯特伦委员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欧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更多成效,实现互利共赢。   双方高度评价刚刚在上海成功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及取得的积极成果,认为这将为9月G20杭州峰会奠定良好基础。双方同意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显示灵活性,照顾彼此重要关切,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就文本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加快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进程,相向而行,尽快达成一致。中方要求欧方按期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于今年12月11日取消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欧方表示将履行世贸组织规定的国际义务,不采取任何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并抓紧研究第15条问题的立法建议。双方积极评价海关合作,愿意继续支持安智贸等项目合作,降低贸易成本,便利双方企业。   双方还就多诸边相关谈判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按照内罗毕部长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同时共同努力加强沟通,推动《环境产品协定》谈判早日取得进展。   双方还就钢铁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管控等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和信息;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贸易摩擦。   来源:商务部网站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