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四川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之路。(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形成从发展理念、工作布局到政治监督、再到考核评价的一整套闭环体系,引领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新发展理念,提供高质量发展科学指引。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赴广东考察时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
2023-03-20
一图读懂《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2023-02-07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背景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
2023-02-07
本专题连载内容将以科普视频的形式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物品编码技术在各行业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请大家持续关注。当前全球供应链长且复杂,全供应链追溯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实现端到端的全供应链追溯,不同追溯系统之间必须具有互操作性。GS1标准作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能够用于自动准确的标识、采集和共享信息,确保产品、服务和信息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中高效安全的移动,为互操作性提供了基础。点击下方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追溯环节中应用的不同条码吧!进度条,百分之78【知识要点回顾】#1编码标识:供应链参与方使用标准化编码来标识追溯对象、参与方和位置。如用GTIN标识全球贸易项目,用SSCC标识物流单元,用GLN标识公司或位置等;数据采集:承载编码信息的载体,以确保追溯对象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被自动和一致读取。载体包含一维码、二维码和RFID标签。EAN/UPC一般用于零售单元;ITF-14一般用于箱包装;GS1-128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如有效期、批号、序列号等,一般用于箱包装和物流包装。二维码能够以
2022-11-1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推进,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成为重要的要素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物品编码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从一维码到二维码不断变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贯穿国民消费习惯升级、企业数字化管理与采购、智慧物流等数字化全过程,其创新应用及发展正不断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石。 统一编码畅通数字经济“动脉” “数字经济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物品编码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物品编码创新应用正不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一的物品编码应用可贯通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大唐集团所属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仓储事业部副总经理任杰介绍,“目前大唐集团正在推动以电力企业物资编码为主体的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在办公用品、标准工业品、快消品、工业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采购管理中逐步推进应用统一的GS1编码,带动
2022-11-15
商品条码作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的“身份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供应链、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追溯、电子商务、服装、建材、汽配、物联网等多个行业。《玩转编码》栏目以全新的形式与您见面,通过身边的故事、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与您聊聊商品条码的那些事儿。 玩转编码 最近,贵州某茶叶企业的张老板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自从通过网络销售以来到来,他的茶叶订单不断,生意火爆;忧的是,随之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消费者担心茶叶的质量,希望能够了解茶叶的来源和相关的生产、加工等信息。 张老板为此没少着急,他找到编码专家老马咨询:“我们公司产品已经注册了国际统一标准的商品条码,如何才能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呢?” 老马经过与张老板仔细沟通后提出了建议:“你们公司已经选用了国际统一标准商品条码,在实际运用上还需建立完善的追溯信息记录系统,才能实现全供应链追溯。”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下如何应用商品条码实现食品安全追溯
2022-10-1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食品相关产品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对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第四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监督指导全国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市级及以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生产销售第五条 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第六条 禁止生产、销售下列食品相关产品:(一)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公告的原辅料和添加剂,以及其
2022-10-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办公室,各有关单位: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现公开征集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具体要求如下:一、立项范围和安排(一)建议立项制定、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着重解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证明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提高标准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优先制定、修订风险防控急需的食品安全标准。(二)强化标准立项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的衔接,有效利用标准跟踪评价结果,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致病菌限量、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有害因素专项控制规范、配套检验方法等标准为重点,统筹推进标准制定、修订,使标准范围覆盖我国主要食品类别,涵盖已知安全风险因素,契合我国发展实际和国际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三)农药兽药残留限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立项建议,由农业农村部门另行征集。二、立项申报要求(一)立项建议必须是公众
2022-10-08
可追溯食品标签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消息,经过近11个月的行业调查、征集、评选、论证环节,“可追溯食品标签”正式定稿发布。可追溯食品是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针对食品追溯能力评估推出的行业评价体系,从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及流通销售等四个方面进行追溯能力综合评价。可追溯食品自2019年发布以来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2021年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消费者“非常关注和期待可追溯食品”的有效问卷比重为84.7%、“同等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有可追溯食品标识的食品”占比高达94.18%。为了更好引导食品行业追溯体系规范化发展、帮助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在“可追溯食品”评定的基础上发布了“可追溯食品标签”。2021年11月协会启动了“可追溯食品标签”征集活动,共收到近30款征集方案,经过公开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选中以下标签样式作为“可追溯食品标签”。该标签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可追溯食品标识、追溯二维码三大主体部分和若干防伪技术点共同组成。采用普通纸和激光镭射两
2022-10-08
婴幼儿奶粉安全可追溯!工信部:平台累计上传产品追溯数据超16亿条红星新闻2022-09-14 19:28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帐号9月14日,工信部召开“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介绍了食品工业相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介绍食品工业相关情况张晓峰表示,2021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8.1万亿元增长到9.1万亿元,一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中粮跻身全球五大粮商。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逐步提升,东北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粮油、乳制品等优势产业。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张晓峰介绍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情况。目前,平台已接入企业的数量达到98家,覆盖了全国企业户数的80%以上,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累计上传产品追溯数据超过16亿条。数据查询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已形成网页、公众号、小程序
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