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杜永生来四川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交流座谈。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晓宇出席交流座谈会,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主任林涛主持会议。。会上,林涛汇报了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成立的背景意义、工作情况和发展目标,对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长期以来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高晓宇指出,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要立足服务好国家战略和四川需求,加快充实专业人才队伍,积极争取工作支持,做好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和核医疗、低空经济、氢能等优势、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撑。杜永生肯定了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将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业务推进、专家交流、数据共享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根据四川实际,指导和推动国家标准技术审评相关工作在川尽快开展。省质量标准院副院长范宇和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2025年“两新”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商品条码在“以旧换新”工作中的保障作用,3月31日至4月2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李建辉一行来川调研指导家电、3C数码产品“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工作。在省质量标准院,李建辉与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晓宇进行工作交流,看望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四川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并就四川物品编码工作支撑“以旧换新”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四川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省商务厅,李建辉与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友清进行工作交流,并与市建处、消费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交流座谈,围绕“以旧换新”涉及的商品品类管理、商品数据接口、补贴核验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探讨商品条码在优化补贴审核流程、提高企业填报效率、规范商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措施。在全友家私有限公司和成都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中,李建辉一行详细了解了企业参与“以旧换新”国补的全流程和商品管理及供应链条码应用现状, 并针对企业在商品条码应用中的难点进行了指导。李建辉指出,四川应用商品条码支撑“以旧换新”
3月21日,省质量标准院召开2025年工作会。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高晓宇,二级巡视员赵宏伟,质量发展处处长肖学文、标准化处处长顾莹莹出席会议。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对获得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年度考核优秀的个人进行表彰。会议指出,全院干部职工在过去的一年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四、五、六次全会精神这条主线,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多措并举开创全新局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会议强调,要聚焦总局、省局2025年重点任务,利用好院名变更职能充实的有利条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精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抓好主责主业,抓好质量和标准化融合,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一年夯基础、两年提档次、三年树标杆”的战略目标。高晓宇充分肯定省质量标准院2024年工作成绩,对2025年工作提出要求。一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围绕省
1月17日,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高晓宇到省质量标准院慰问专家并调研工作。高晓宇慰问了省质量标准院邓刚、曾卫峰两位专家。同时听取省质量标准院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提出工作要求。高晓宇强调,省质量标准院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立足于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分工,规范设置各科室结构,科学配置干部力量,压实压紧工作责任,提升团队凝聚力、向心力。二是聚焦我省特色产业标准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单位支持,启动一批标准稳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选树一批精益求精、质量卓越的领军企业,更好发挥标准在产业稳链中的作用。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持续发挥标准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顾莹莹、副处长陈勇,人事处副处长谢亭陪同慰问调研。
12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团体标准调研座谈会在省标准院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处处长宋国建、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顾莹莹、副处长淳琪出席会议,省标准院院长林涛主持会议。会上,遂宁、绵阳、内江、资阳、德阳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各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探讨,针对团体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可行性建议。宋国建围绕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我国团体标准化工作现状及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交流。他表示,团体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提升企业和团体标准组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团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对标准认知不够等问题,团体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和省标准院要共同加强对团体标准的规范和引导,依据《指标体系》指导相关团体标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