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国内新闻详情
输欧食品接触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2013年前三季度,欧盟食品与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通报来自中国(含中国港台地区,以下同)的不合格商品360起,其中涉及食品接触产品共129起,约占35.8%。
    据了解,欧盟地区历来重视食品及其接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自年初“马肉风波”事件以来,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愈加严格。从RASFF的分类统计数据来看,现阶段,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频遭欧盟通报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意大利通报中国食品接触产品的次数最多,且增幅明显。2013年前三季度,意大利共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84起,同比增长42.4%,占该国通报食品接触产品总数的84.8%,占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接触产品总数的65.1%,同比上升了34.3个百分点,局欧盟各国首位。芬兰和波兰以7起和6起分列RASFF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第二、三位。
    二是铬、镉、锰、镍、铅、锌、铜、铁等重金属超标成为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2013年前三季度,欧盟针对中国食品接触产品的129起通报中,内容涉及检出铬、锰、镍、镉、铅、锌、铜、铁等重金属超标的共81起,比例高达62.8%;迁移量(包括总迁移量、初级芳香胺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超标是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被通报的另一主因,共有47起的通报内容涉及迁移量超标,比例达36.4%。其中,意大利因检出重金属超标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70起,占欧盟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重金属超标总次数的86.4%,是此类通报的重灾区。
    三是不锈钢餐厨具和带不锈钢食品接触部件的厨房小家电成为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被通报的重点商品。以意大利针对中国84起通报为例,有74起通报的产品是不锈钢制品,比例高达88.1%。其中,绝大部分为不锈钢的餐厨具用品和带不锈钢食品接触部件的厨房小家电。
    面对欧盟地区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愈加严格。因此,对于相关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需注意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的以下三大类的提醒:
    一是要加强对欧盟及其进口成员国的标准和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尤其要重点关注进口国是否存在高于欧盟通用标准的情况。现阶段,欧盟内部分成员国在欧盟1935/2004/EC(欧洲食品等级测试)法规要求外,还会出台相应的法规要求,而且经常对法规要求进行修改升级。如出口意大利的食品接触产品,除符合欧盟1935/2004/EC法规要求外,还须符合意大利Ministerial Decree of 21 March 1973及其修改版本(DM 21/3/73 &修改条例)、2011年2月19日起正式生效的No.258新法令等当地的法规要求。
    二是要着力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完善相应的检测和把关能力。切勿因为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和把关,需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或者送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委托检测,投入大,出货周期延长,对实验室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舍弃必要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企业能否经受市场考验的必经之路。
    三是要牢固树立原辅料采购及成品出口前检测和把关的意识。在采购原辅料的时候,尽量选择能提供食品级证书企业生产,并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出口产品的地区风险等因素加强对所采购原辅料的抽检频次,杜绝“以证代检”。对于进口国有强制要求的,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提前进行整机的食品安全项目检测,并在后续按照检测期间的要求组织采购和生产。同时,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加强检测和把关。
相关附件:
信息检索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