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国内新闻详情
台湾地区修订食品与相关产品查验登记业务委托办法,自2013年8月20日实施
    2013年8月20日,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21350146号令,修正发布“食品与相关产品查验登记业务委托办法”全文21条;并自发布日施行。
第1条  本办法依食品卫生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订定。
第2条  “中央”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公告指定食品与相关产品的查验登记业务委托其它机构(以下简称受托机构)办理时,应依本办法的规定。
查验登记业务的委托范围,包括新申请许可证及许可证的换发、补发、展延、移转、废止、登记事项变更等事项。
第3条  “中央”主管机关为前条的委托时,应以公开遴选方式决定受托机构。
第4条  受托机构应以食品相关专业领域的政府机关(构)、财团法人或研究机构,且具备三年以上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相关研究计划经验,成果获得政府机关实行者或具有办理相关食品认证验证业务三年以上者为限。
受托机构应具备完善的工作环境及设施、订定有受委托办理业务的作业程序及质量保证计划,并应聘雇足够的专业审查人员。
第5条  前条专业审查人员应具有从事食品与相关产品查验登记或认证验证相关工作一年以上,并合于下列资格之一者:
一、经教育部承认的境内外大专以上学校食品卫生相关科系所毕业。
二、普通考试或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普通考试以上食品相关类科考试及格领有证书。
三、在政府机关曾任委任第五职等以上。
第6条  受托机构应与“中央”主管机关签订书面委托契约,办理食品与相关产品查验登记业务。
第7条  受托机构应维持足够资源及执行能力,以有效办理相关受托事项。受托机构不得将受托业务再委托其它机构办理。
第8条  受托机构如拟异动或增置专业审查人员,应于异动或增置前一个月内,陈报“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第9条  受托机构的名称、所在地,执行业务的种类项目、办理期限,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
第10条  受托机构执行查验登记业务时,应依食品卫生管理相关法令、委托审查作业流程图(如附表)、办理期限及“中央”主管机关文书作业规定办理。
第11条  查验登记申请案件由食品业者向“中央”主管机关送件,并缴交审查费;“中央”主管机关完成收文程序后再移送受托机构办理。受托机构执行查验登记业务,视同“中央”主管机关的查验,食品业者应予接受并配合。其有应行通知补件或说明事项,可径行通知。
受托机构完成个别查验登记案件的查验后,应将查验结果并同食品业者检具的所有文件数据送交“中央”主管机关,经“中央”主管机关复核后发证或驳回申请案件。
第12条  受托机构应以适当方式,依序记录所执行的查验登记业务,该纪录并应经由各级有关人员签章,按月陈报“中央”主管机关。受托机构并应妥善保存三年备查。
第13条  “中央”主管机关基于查验登记作业需要,可提供受托机构相关信息。
受托机构对于本“中央”主管机关提供的信息及食品业者所检具的文件、个人资料,应尽保密及善良管理人的责任。
第14条  受托机构在查验登记作业上有所违失、文件数据遗失、外泄、泄漏职务上的机密或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时,应负相关法律责任。
第15条  受托机构非经“中央”主管机关同意,不得对外发表或刊登与查验登记业务有关的数据或消息。
第16条  受托机构非有正当理由,不得延误查验登记工作。
第17条  “中央”主管机关可随时监督稽核受托机构所执行查验登记业务,并定期评估执行绩效,受托机构应予配合,不得规避、妨碍或拒绝。
前项稽核有缺失者,“中央”主管机关可予辅导并令限期改善。
受托机构所聘雇的专业审查人员,应接受“中央”主管机关的调训。
第18条  委托契约有效期间为三年。“中央”主管机关于委托期限届满时,可视受托机构历年执行绩效,优先委托其继续执行。
如拟续约,双方应于期满前二个月协议之,续约以一次为限。
第19条  受托机构于受托期限内如有不可抗力或非可归责的事由,足以影响受托事项的执行时,应立即通知“中央”主管机关,并经双方协议调整受托事项。
第20条  受托机构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中央”主管机关可终止委托契约:
一、违反第四条第二项、第五条、第七条第一项的资格要件或第八条、第十一条第三项、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一项、
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经限期令其改善,届期不改善者。
二、违反第七条第二项、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者。
三、委托契约约定终止的事由者。
“中央”主管机关终止前项委托时,应实行适当措施,继续维持各项服务。
第21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施行。
相关附件:
信息检索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