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
    8月9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对方便面桶、奶茶杯、一次性纸杯、纸碗的调查报告显示,包括香飘飘奶茶杯、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桶、今麦郎上品酸豆角排骨面桶在内的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双层纸制品外层纸的荧光性物质含量超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发声明称:方便面的纸容器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内层的纸碗和外层的碗标。其中内层的纸碗因直接接触食品,是按照国家要求使用原浆纸材料,已经足以确保食品内容物安全。而外层的碗标部分,并未直接接触食品,不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对此观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13日再次回应:方便面桶的外侧是再生纸的有害物会向内迁移,并给人体带来危害。 食品纸质包装内外层是否适用同一个标准规范的要求,是否存在迁移,双方各执一词。 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食品用包装用纸适用标准情况说明》,《说明》明确指出,食品包装外层材料不适用于《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11680-89)。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内层材料用纸须符合我国《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11680-89)中关于铅、砷、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项目的卫生指标。《说明》还指出,食品包装容器的外层材料应避免和食品直接接触,并采取措施防止荧光物质迁移到食品,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来源:国家标准网
    2012年8月23日,世贸组织(WTO)副总干事哈沙·辛格表示,未来中国将在海外投资领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也至关重要?     辛格表示,2006~2010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年均增长约24%?即使未来仅保持这一速度的1/3,中国海外投资也将在世界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如此庞大的海外投资对于全世界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辛格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刻转型时期,在这一大环境下,中国作为重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拥有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的海外投资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起着关键作用? 在辛格看来,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且已从传统的生产投资逐渐转向多元的投资领域,这将为双方都带来不错的收益?世贸组织在帮助实现全球资源共享以及促进双向投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国现在已有非常高的海外投资额,同时拥有很高的外汇储备,也具备良好的国际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辛格表示,海外投资不应只看重商业回报,还应用发展的眼光规划好未来愿景?中国的一些企业已注意到了这方面,他们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果实?这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减少风险,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8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产品质量基本状况。 国内制造业产品方面,国家监督抽查41类4641家企业生产的4758种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0.8%。其中,砂轮、滚动轴承、电子计价秤3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低于80%,分别为76.5%、67.3%、63.3%。大、中、小型企业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7%、93.9%、88.7%。 进出口商品方面,全国共检验检疫进口商品215.77万批,货值4750.54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进口商品7.67万批,货值496.64亿美元。全国共检验检疫出口商品640.41万批,货值3195.98亿美元。检出不合格出口商品0.8万批,货值3.73亿美元。 食品方面,国内食品风险监测样品20925个,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掺假、微生物污染、环境污染、农兽药残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企业工艺缺陷带来污染等。全国进口食品39.7万批,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并禁止进境食品1182批、化妆品54批。 特种设备方面,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96起,死亡89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和22%,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上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但特种设备生产领域仍存在无证生产及以次充好等问题。 产品质量申诉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12365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业务咨询452572件次,其中举报17648件,申诉12431件,咨询411739件,其他10754件。消费者投诉举报相对集中的产品类别是食品、建材和家电类。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针对今年上半年产品质量问题,全国质检系统已采取相关措施。 一是加强监督抽查。一方面跟踪抽查重点产品,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中,近5年已连续跟踪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占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63.4%。另一方面,做好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将监督抽查结果及时通报地方政府、各省级质监局和相关部门,对问题产品和企业依法查处。 二是加强执法打假。继续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5个战役,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公安、工商等7部门将生产、流通、进口等环节结合起来,开展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产品打假专项集中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联合发改委、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组织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查处瘦身钢筋、粉末砖头、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清新居室百日行动”,重点打击查处人造板、涂料等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突出问题;突出刹车片、制动液、润滑油、安全玻璃、灯具等重点汽车配件产品,开展执法检查,突出打击无证生产、未经认证出厂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假冒等重点违法行为;查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防晒化妆品、婴幼儿化妆品等重点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及违法添加等重点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特设监管。通过采取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入门槛,加大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力度等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开展特种设备领域“打非治违”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翻新改造报废气瓶、违规拼装电梯、非法使用锅炉等违法活动。 四是加强进出口监管。强化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和市场采购商品的监管,全面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对进出口敏感消费品、进口废物原料、旧机电、进口汽车、进出口消费类电子产品、援外物资、境外捐赠医疗器械7类商品实施重点监管。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从出口看,7月份的增速已由前一个月的11.3%骤降至1%。业界甚至认为,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困难时期之一。     在稳增长中,稳定出口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旦出口持续大幅下滑,必然导致企业停产倒闭增多、失业人员增加的局面,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使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稳定出口,首先要保持一定的出口增长速度。国际市场低迷的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但这并不表明就只能无所作为。比如在保险、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政府部门都有很多服务的工作可做。作为企业也有拓展多元化市场和推动产品转型升级的问题。欧洲市场疲软,但东盟等一些国家的市场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些都是外贸努力的空间。     稳定出口,不仅要关注出口的数量和规模,更应关注质量和效益。当前,我们确实需要外贸稳定的增长,需要一定的出口数量。但是,它决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从国内看,中国的土地、能源、资源、环保等要素价格已经进入了上升期,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环境趋紧,发展难度很大。稳定必须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调结构、促平稳作为出口增长的落脚点。      三季度是实现全年出口增长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稳增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扎扎实实落实措施。除落实和完善现有出口政策外,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必要的外贸政策储备,以应对国际市场上的诸多不可控因素。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出口增长,将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8月29日,由中国检科院牵头发起,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食品农产品检测联盟成立大会在宁波召开,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中国检科院院长李怀林出席成立大会并共同为联盟揭牌,来自全国各地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农业、卫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领域的76家联盟发起单位,共计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成立大会。     项玉章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检验检测作为保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安全和促进节能环保的重要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联盟的成立,能够在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联系的机制,降低成员的协商成本,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使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国际竞争,为成员提供共同发展的平台,并且通过联盟内部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各单位在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相互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和畅通。     组建国家食品农产品检测联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相关部署,更好地发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在食品农产品安全检测服务领域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检验检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成立联盟,可以打破区域、部门限制,逐步推进成员间优势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技术共享,实现共赢,达到检测结果互认,共同应对未知的食品安全风险,共同服务食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本次会议还选举产生了联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和29家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检科院被选举为理事长单位,李怀林当选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质检总局8月28日通报了5类食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被抽查的520种食品中,共有24种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在淀粉及淀粉制品中,共抽查了15个省份144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包括生粉、粉丝、粉条3个品种。抽查发现有8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二氧化硫、酸度、霉菌、大肠菌群和酵母菌项目。 在固体饮料中,共抽查了12个省份90家企业生产的90种产品,包括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可可粉固体饮料3种类型。抽查发现有4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总砷、大肠菌群、霉菌、蛋白质项目。 在果蔬汁饮料中,共抽查了10个省份90家企业生产的90种产品。抽查发现有2种产品原果汁含量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均涉及原果汁含量项目。 在碳酸饮料中,共抽查了15个省份95家企业生产的140种产品。抽查发现有6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二氧化碳气容量、菌落总数、甜蜜素、安赛蜜项目。 在植物蛋白饮料中,共抽查了8个省份5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包括杏仁露、核桃乳、椰子汁、花生露、豆奶饮料等品种。抽查发现有4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蛋白质、糖精钠、甜蜜素项目。
    9月1日,作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正式施行。 据悉,《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其对家电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其中5级最低、1级最高。通过检测的智能家电都将贴有类似能效标识的智能化等级标志,消费者可据此直接区分和评判智能家电究竟有多“聪明”。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参考 据了解,目前家电卖场小到加湿器,大到彩电、冰箱,各种各样的电器大都打上了“智能”标签,而铺天盖地的“智能”宣传让众多消费者一头雾水。在电器商场里,几乎所有的导购员都在大力推荐家电的智能功效。与普通家电相比,这些智能家电身价起码要高出不少。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事实上,智能信息管理系统与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既是当前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但一些学者表示,目前国内家用电器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 有分析认为,《通则》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出真正的智能家电产品,将有助于规范当前家电市场智能概念炒作泛滥的现象,为消费者选购智能家电提供最简单的决策参考。 智能家电补贴范围尚无官方说法 据《信息时报》报道,早在第二轮节能惠民工程尚未落地之前,业内就揣测智能家电很可能和节能家电一起,获得国家的财政扶持,在节能补贴正式实施一个多月后,市场更盛传这一消息。不过,目前智能家电能否被纳入补贴范围尚没有官法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已有家电产业和协会人士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产经观察人士洪仕斌表示,“无论是从家电行业,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将智能家电纳入补贴是一件好事,目前仅以节能补贴来刺激持续疲软的家电市场,效果并不明显,市场急需新的刺激政策”。
    婴童食品质量的好坏,轻则影响孩子的发育和成长,重则危及孩子的生命。除婴幼儿配方奶粉外,整个婴童食品市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了我国婴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部分母婴店里销售没有获得QS(质量安全)认证的食品、部分进口婴幼儿食品包装缺失CIQ标志等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调查中发现,在分散的母婴店里销售没有获得QS认证食品的问题比较严重。QS标志是英文“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缩写,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全产品的第一道保障。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无QS标志的产品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商品加贴QS标志,除了表明该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已经通过质监部门的审查外,还意味着企业承诺其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我国婴童食品市场食品添加剂使用数多量大,复配问题明显存在。为了让食物更好看、好喝、好闻,且更耐放,一些厂家不考虑婴童的健康,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婴幼儿是非常敏感的人群,因为他们处在人类生命早期发育阶段,身体各项功能相对不完善,肝肾和肠道非常脆弱。目前,市场上各种配方奶粉及其辅食,食品添加剂、配料等都占有很大比重。很多添加剂单独使用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是多种添加剂长期、集中、大量使用,对婴童的健康就会造成潜在的威胁。据了解,很多国家都对婴童食品添加剂有严格规定,甚至已经有国家规定一岁以下的婴儿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添加剂。 在此次调查中,还发现母婴店里部分进口婴幼儿食品包装CIQ标志缺失。根据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合格的进口食品还须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具有由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外包装加注激光防伪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但在北京等地众多知名母婴用品店内,虽然很多商品标注有“原装进口”字样,但却没有CIQ标志。甚至很多标称原装进口的产品连产地都没有标出。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婴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中消协呼吁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推荐,0~6个月婴儿应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直到两岁,同时进行适宜的辅食添加能够保证儿童此后的良好身体及智力发育,也可以降低一生中罹患慢性病的风险。 辅助食品是否适合他们的成长需要,不能简单以婴童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家长在选购时应掌握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 选购婴童食品,渠道、品牌至关重要。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商家和市场认知度高的品牌和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婴童食品时,除了查看保质期等信息外,还要留意是否标有QS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通报了今年7月份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信息显示,共计297批次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的食品、化妆品被检出不合格。 其中,产自法国的优诺牌酸奶被发现有14个批次超过保质期,已被销毁;产自意大利的3款蛋糕,检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二氧化硫被销毁;产自日本的6款饼干,发现其配料中多项维生素无添加依据被销毁。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所检出的所有问题食品、化妆品均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检验检疫部门发现有来自东南亚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的月饼以快递的方式进境日渐增多。由于出国人数的增加,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往年月饼都是由国内寄往国外。而今年,国外的华人也希望寄些当地的月饼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品尝。但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月饼都能顺利入境,我国对于含有肉类或蛋黄等动物源性成分的食品有严格的规定,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或地区输入动物源性食品,如禽流感国家的蛋黄月饼是禁止进境的。即便是来自非动物疫病流行国家的月饼,如果含有肉类或蛋黄等动物源性的,也需要提供输出国的官方检疫证书。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消费者,邮寄月饼前要事先了解各国的禁限令规定,无论收发都应该遵守各国规定,防止邮寄的月饼被退回或销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