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内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4月1日,由四川省商务厅主办的四川整车贸易全球行(俄罗斯站)启动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来自四川和俄罗斯的112家整车贸易企业开展整车贸易洽谈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超100亿元。副省长左永祥出席活动。 今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建交75周年。为进一步扩大川俄经贸合作,推动双方合作再上台阶,来自四川的整车、二手车和汽车配件出口平台、企业作了主题推介;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与俄罗斯汽车维修技术协会签订了四川—俄罗斯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战略合作协议。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达2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整车方面,去年四川生产汽车97.5万辆,进出口额333.5亿元、同比增长52.6%,贸易伙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俄出口汽车3.51万辆,贸易额45亿元、同比增长55%。 长期以来,川俄双方互利合作基础良好,本次活动通过搭建起四川与俄罗斯汽车贸易发展、展示、交流的平台,将进一步完善四川整车贸易全球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川俄企业洽谈对接,推动整车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四川在线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了解到,一批能源领域的新规今天起(4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进一步提升能效 支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在重点用能产品方面,《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4月1日起执行,《2024年版》旨在解决设备能效水平偏低问题,明确了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等6大类43种用能产品设备能效要求,并对扩大产品设备覆盖范围、提升节能标准、统筹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等方面作出部署,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支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 规范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4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24条,明确了保障收购范围,细化了电力市场相关成员责任分工,并要求电网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划和规定要求,统筹建设或者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套电网设施。 规范电力企业信息报送以及电能质量管理 在电力方面,《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和《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4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办法》对电能质量管理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了电能质量管理的组织与职责,对电能质量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进一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规定》则对电力企业报送信息的内容、程序以及方式进行了规范,并对报送主体进行了细分。 此外,《煤炭行政处罚办法》也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昨天(3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了解到,一批国家标准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标准规定了户外运动服装冲锋衣安全性、穿着性能及功能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优化了冲锋衣产品号型、安全、内外质量及功能等。 《电梯技术条件》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技术要求、可靠性、试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等要求。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标准规定了电梯安装竣工后验收的条件、项目、要求和规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15日,由我省主导研制的《中医药-川芎》(ISO8071:202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gusticum chuanxiong rhizome)国际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该标准在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局的指导下,历时2年才通过审查,这是我省在中医药国际标准领域中的首次突破,极大地提升了川产道地药材及产品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打开了我省中医药标准走向国际化的大门,为川芎药材国际贸易取得规则上的主动权,是四川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生动实践,对培育我省中医药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积极作用。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局
  往来   截至2024年3月25日,天府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67万余人次、航班达2.9万余架次,单日出入境人员最高峰逾2万人次   航线   截至目前,天府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地区)定期客货运航线55条,每周出入境航班达700余架次   中转   今年以来,天府机场日均中转量达2.2万人次,单日最高中转量突破3万人次,其中,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等洲际航线中转率超57%,国际航空枢纽能级稳步提升   货运   天府机场“以客促货”持续提升腹舱载运量,并开通了8条国际全货运航线,每周可提供超过40架次全货机运力   目前,双流机场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共24条,其中北美洲4条、欧洲8条、亚洲11条、非洲1条   3月26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开放一周年。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年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67万余人次,日均出入境人次上万。   去年3月26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我国内地第三个拥有两个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的城市。   看往来   单日最高逾2万人次出入境   去年3月26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始运营国际(地区)航班,中国西南地区联通世界的“新国门”正式开启。   对外开放一年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航班流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5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67万余人次、航班达2.9万余架次,单日出入境人员最高峰逾2万人次。   成都边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出入境政策的持续调整优化和口岸国际(地区)航线航班的复航新开加密,中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来华经商、旅游、探亲访友和过境的外国人数量稳步上升。一年来,成都边检站共查验入境外国人65万余人次,为1.6万余名外国旅客签发24/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超3.6万名旅客免办边检手续直接过境中转前往第三国(地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   看航线   多条航线为目前中西部地区独飞航线   截至目前,天府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地区)定期客货运航线55条,每周出入境航班达700余架次。   作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主枢纽,天府机场以打造国际中转网络为核心抓手,以“支线—干线—国际”、“亚洲—欧洲/大洋洲”中转航线为国际中转网络基本构架,加快恢复、加密、新开国际(地区)航线步伐。   目前,天府机场国际(地区)航线网络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其中,成都往返洛杉矶、法兰克福、亚的斯亚贝巴、墨尔本、伊斯坦布尔、开罗等地的航线是目前中西部地区独飞航线。今年以来截至3月19日,天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量110.7万人次、客运航班量0.7万架次。   3月31日后,天府机场将进一步加密曼谷、吉隆坡、莫斯科、圣彼得堡等重要城市客运航班频次,4月7日起加密洛杉矶航线,4月17日新开奥克兰航线,5月加密马尼拉等航线,不断强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看中转   重点洲际航线中转率超57%   成都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中转地理条件,今年以来,天府机场日均中转量达2.2万人次,单日最高中转量突破3万人次,其中,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等洲际航线中转率超57%,国际航空枢纽能级稳步提升。   “国际通程航班”让中转更为快捷。今年一季度,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四川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在天府机场开展国际通程航班业务。在该模式下,乘坐国际航班经由天府机场中转进出境的旅客,可享受在始发站一次性办理乘机、行李托运等手续,减少托运行李提取、携带及再次托运等环节,仅携带手提行李即可完成中转流程,实现“一票到底行李直达”。   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模式下,单名通程旅客完成中转最短用时20余分钟,较此前节约100分钟。   看货运   全力推进物流产业“空中大通道”建设   国际(地区)航空客运节节攀升的同时,航空货运也不断增长。   天府机场“以客促货”持续提升腹舱载运量,并开通布鲁塞尔、布达佩斯、莫斯科等8条国际全货运航线,航点覆盖欧洲、南亚、东北亚,每周可提供超过40架次全货机运力。   双流机场因提升改造,国际(地区)客运航班全部转移至天府机场运行,但货运航班仍在持续。目前,双流机场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共24条,其中北美洲4条、欧洲8条、亚洲11条、非洲1条,通达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布鲁塞尔、亚的斯亚贝巴等全球货运门户机场,且均为全货运航线,由全货机执飞。   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用好、用足货运发展政策,新开、加密至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运航线,加快促进航空货运提质增速发展,全力推进物流产业“空中大通道”建设。   同步播报   全国首个双机场互转服务3月31日“上线”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俊伶)3月31日00:00起,全国首个双机场互转服务将在成都航空枢纽“上线”。届时,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两座国际机场间需要中转的旅客,可享受优享值机、优享消费、优享餐宿、优享安检、优享捷运“五优”服务,“两场”中转将更加便捷和“丝滑”。这是记者3月26日从省机场集团获悉的。   “两场”中转服务对象为在双流机场、天府机场两座国际机场间,国内互转航班间隔4小时以上,天府机场国际(地区)航班转双流机场国内航班间隔5小时以上,中转等待时间小于24小时的旅客。符合条件的跨机场中转旅客首段航班到达后,可在中转服务柜台优先办理下一段航班值机手续、领取航站楼商家消费券、享受酒店优惠餐宿价格,并可在第二段航班出发机场享受优享安检服务和候机楼内捷运车免费接送服务。   双流机场中转服务柜台设在2号航站楼行李提取大厅,天府机场中转服务柜台设在2号航站楼国内行李厅中转区,1号航站楼国际、港澳台行李厅中转区。此外,双流机场S05、M03、P03、J02柜台,天府机场出发层各航司“双流→天府优享”柜台将为旅客提供优先行李托运服务;双流机场 DE05、DE06、FG05、FG06安检通道,天府机场1号航站楼6号安检通道、2号航站楼1、2、3号安检通道将为旅客提供优先安检服务。    来源:四川日报  
  主要观点   拓展中间品贸易四川在出口上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稳中间品就是稳贸易的基本盘,就是在稳产业链供应链   ●需要高度关注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中间品   拓展中间品贸易四川比较优势明显   ●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良好的国际物流基础、强大的科研队伍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高水平沟通协作能力,并“盘清家底”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具体部署中,“拓展中间品贸易”不仅是首次提出,还排在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相关工作前列。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中间品贸易”也被列为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重点之一。   拓展中间品贸易将对四川的外贸产生怎样的作用?又对外贸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为此,川观智库邀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雪洁、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程盈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原副所长白明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石慧敏,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逯建、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李雨浓,武汉学院教授、湖北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柯玲等专家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拓展中间品贸易 四川在出口上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或使用原则,商品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中间品)和最终产品,从初级原料生产到消费者要求的最终产品之前所发生的国际贸易,就是“中间品贸易”。   目前,我省中间品贸易存在较大拓展空间。川观智库从成都海关了解到,去年四川进出口中间品总值5965.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中间品总值2785.5亿元人民币,约占四川贸易出口总值的46%,略低于全国,全国平均水平是47.3%。从欧美、日韩等外贸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看,在其贸易高速发展时期,中间品在出口中的占比达到65%至75%。也就是说,从出口来看,四川中间品贸易还具有较大拓展空间。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是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外贸工作提出的首要任务。那么拓展中间品贸易对四川外贸能起到多大作用?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拓展中间品贸易是推动四川外贸质升量稳的关键一环。   就中间品贸易“稳量”,专家们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稳中间品就是稳贸易的基本盘。四川的中间品贸易约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2%,量大的同时,也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紧密的产品。程盈莹指出,四川的中间品贸易正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极为重要的环节。比如,去年四川分别出口碳酸锂、氢氧化锂、锂镍钴锰氧化物19.4亿元、110.9亿元、56.4亿元,分列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位,且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出口161.8亿元,增长46.7%,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有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中间品供给发生中断或停滞,会给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极为严重的外生冲击,而中间品供给和流通的效率,同样也会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也通过大量进口中间品,保障全省各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因此,四川稳中间品贸易也就是在稳产业链供应链。   另一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可以更进一步促稳。白雪洁表示,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可能会让四川目前的传统贸易合作伙伴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传统商品和市场优势转移,使得传统贸易模式所产生的动能下降,从这一点看,中间品能起到稳定市场和巩固地位的作用。逯建认为,四川中间品的种类繁多,加快发展中间品贸易能够拓宽销售渠道,进而开发一些非传统的、有市场的国家,扩大出口目的地。李雨浓、柯玲等受访专家也提到,比起直接做成品来出口,四川的中间品也相对更好“找买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四川制成品品牌效应不强以及部分新兴产业(如光伏等)“受制于人”的问题。白明强调,四川如果想要参加国际产业分工,就一定要在中间品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关键环节。   如何理解拓展中间品贸易是“提质”的关键?首先,从贸易结构上看,四川是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贸易方式的省份,但人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减弱,迫切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数据显示,四川去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996.2亿元,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1.7%。但程盈莹、柯玲等专家表示,越南、印度等逐渐成为世界加工贸易主要的承接地,现阶段四川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也正在减弱,因此需要高度关注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中间品。他们认为,四川的中间品细分种类多、涉及的企业广,也是最能被科技创新赋能,进而提升附加值的。白雪洁举例,比如同样是做传感器,“用于电梯的和用于汽车的,肯定是后者的附加值更高。”因此企业若想提升利润,就需要选择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中间品,这也可以增强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其次,出口中间品就意味着接轨国际水平,对制造业的要求自然更高。依据木桶原理,产品最终质量和品质层次,取决于其所有部件中质量最低的部分。在程盈莹、石慧敏等专家看来,这也侧面给四川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要想进一步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靠拢,就需要有可靠的供给保障,否则就会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白明也提到,拓展中间品贸易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四川也是同理。   拓展中间品贸易 四川比较优势明显   拓展中间品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此前提到过做大做强中间品贸易所需的三个条件:一是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并且正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二是具备良好的国际物流基础;三是具备强大的科研队伍。   从现实情况来看,四川具备了上述条件。一是四川是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石慧敏表示,这为出口提供了重要基础。再者近年四川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去年“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四川正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二是四川具备很好物流基础,比如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成都拥有双国际机场,开行中欧班列等。去年四川通过航空运输的货物额占进出口总额的47.2%,铁路运输同比增长了28.1%。三是四川科技实力雄厚,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提升2位、居全国第10位。此外,四川还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有普通高校137所、科研院所369家,综合创新能力稳居西部首位。   在基础条件之上,四川还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受访专家均提到了以下例子:一是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东部产能正在转向四川,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涉及中间品的产业;二是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以来,四川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研究表明RCEP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推动区域价值链产业链深化发展;三是虽然四川地处内陆,但并不闭塞。李雨浓认为,当前四川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向西(欧洲)向南(东南亚)贸易总量增长较快。白雪洁也补充,四川借着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的东风,在拓展中间品贸易上“反而比东部沿海的一些港口城市更具备交通区位优势”。   当下拓展中间品贸易,对四川的企业和政府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对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高水平沟通协作能力。对于前者,从数据来看,去年四川的中间品进口3180.2亿元,占中间品贸易的大多数。李雨浓等专家表示,目前四川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的中间品上依赖于进口。但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生产中间品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拓展中间品贸易,特别是出口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中间品,是四川外贸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在白雪洁看来,中间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外贸出口能力,因此,四川的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实现自身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和升级,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中间品产品,从而将此前依赖技术与产品进口的劣势转化成企业的出口优势。对于后者,综合受访专家的观点,拓展中间品贸易与传统的“最终品贸易”“加工品贸易”关键区别在于销售模式不再是单一的TOC(面向消费者),更主要的在于TOB(面向企业),因此需要企业能高水平深度参与跨国生产协作的全过程。数据显示,四川去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8250家,其中民营企业就有7328家,占近九成。这就要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必须能够从上游产品采购、产品设计创新到生产运输销售等各阶段,与海外供应商、生产商、客户等保持高水平沟通协作。此外,逯建也提到,中小微企业需要有敏锐的嗅觉去开拓新市场,比如深圳一些卖电子元器件的商家就已经嗅到来自中东地区的新商机,并开始大量用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三种语言标注产品,提升了销售量。   对于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做好“盘清家底”的工作。石慧敏表示,只有做好贸易核算、统计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握四川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白雪洁也提到,由于中间品分类琐碎,四川应全面深入梳理、掌握当地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与支持。此外,李雨浓补充,中间品贸易需要深度参与跨国协作生产,政府更多要做“锦上添花”的服务工作,比如进一步提高中间品贸易的通关效率,做好国际商务人士的沟通、远程旅行的服务工作等。   经济瞭望   中国企业已从“产品出海”进入“品牌出海”阶段   日前,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使命在手,融入全球:中国企业出海新动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企业从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为具备国际影响力、价值链不断延伸的全球整合型企业。但是在当下,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是缺乏对区域市场客户需求的深入研究与本地化产品设计与运营。《报告》认为,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往往提供标准化的产品,通过当地渠道销售,但现今仅仅依靠标准化的产品已经不再足够。企业需要提升产品全球化研发能力,从而进一步平衡本地化与标准化的策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作出灵活决策,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一些有潜力的品类上进行本地化定制,同时还要保持核心价值观和品牌识别度。   二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力和消费者体验变得更为重要。《报告》认为,中国企业的出海已经从“产品出海”走到了“品牌出海”阶段,除了传统社交媒体,中国企业还需要挖掘其他的宣传渠道。中国企业可以挖掘智能网络电视(CTV,Connected TV)的价值,全渠道拓展品牌力。CTV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电视设备,用户可以在电视上观看流媒体内容。在美国,CTV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美国的CTV用户数量将达到2.01亿人,76%的美国营销人员也已将CTV纳入必选策略。此外,沉浸式的大屏体验能够提升受众15%—35%的品牌印象。通过加强品牌体验,中国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差异化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出海战略的长期发展。   除了上述两点,《报告》还提到了中国企业出海时,要加强国际市场洞察、建立全球整合运营体系、建立渠道和生态合作伙伴、健全备件保障体系与售后服务体系以及制定长期全球化战略与发展规划等。   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整理   学点经济学   中间品贸易   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近年来火爆的外贸“新三样”中,生产锂电池用到的电芯、生产光伏板用到的涂锡铜带就是中间品。中间品贸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然后再进行加工、组装或合成,最终再出口到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活动。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即“原料从外进,产品在外销”,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讯近日,经成都海关所属达州海关检疫合格,由达州小豆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2件、重144公斤的豆笋起运,经上海浦江口岸出口,这是舌尖上的“非遗”美食——豆笋首次出口,标志着四川省又一特色农产品成功闯进国际市场。 豆笋又名豆筋,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著名地方小吃,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饮食习惯原因,豆笋更流行于国内市场,走出国门不容易,加之在这之前没有出口经历,对出口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不了解,困惑之余,我们想到了向海关求助。”达州小豆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说。 达州海关在获悉企业出口难题后,主动开展实地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推出“首次护航”模式,一方面针对企业首次出口豆笋量身定制出口帮扶措施,引导企业通过“互联网+海关”完成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需求实施“技贸帮扶”,收集分析进口国和地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提醒企业做好产品源头管控,帮助企业建立符合进口国和地区食品安全要求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及时向企业通报国外豆制品安全风险信息,避免发生行业性、系统性风险。 “我们及时跟踪企业生产进度,实施‘随报随审、随审随放’模式,将通关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此外,通过‘云签发’模式,快速出具相关证书,确保货物高效通关,为豆笋顺利出口保驾护航。”达州海关监管科关员张越介绍。 “在达州海关指导下,我们的产品在第一时间快速通关,海关的各类便捷通关服务也为我们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黄先生表示。 达州海关还探索“产季监管”模式,在每年香椿、竹笋等特色农食产品集中上市季节实施“全年整体谋划+产季提前介入+全流程监管服务”,帮助各类农食产品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出口国家增至13个。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畜牧业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一环。新年伊始,中国羊肉进口延续了上年年底的强劲势头,进口量同比增幅接近二成,环比相对稳定,显示出国内市场对于高品质肉类的持续需求;进口额以及到岸均价的同、环比皆呈下降态势。虽然羊肉出口量相对较小,但其增长态势不容忽视,出口量及出口额的同、环比皆呈增长态势;出口均价呈同比下降、环比增长的态势。活羊进口量呈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小幅下降态势,进口来源主要为蒙古国,到岸均价保持平稳。活羊出口量降幅较大,主要为出口至尼泊尔的活羊数量下降所致,出口均价环比相对稳定。     一、羊肉进口情况     (一) 羊肉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     1月,中国羊肉的进口总量为4.01万吨,同比增幅较大,为17.94%,环比相对稳定,降幅仅有1.56%;进口额为1.3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下降12.19%和11.23%。     中国牛肉的进口总量为30.14万吨,创历史新高,是本月羊肉进口量的7.5倍,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环比增长超过二成;进口总额为 14.3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一成,环比增长超过二成(如表1、图1所示)。     表1 2024年1月羊肉与牛肉进口量和进口额         图1  2022年2月-2024年1月羊肉进口量及进口额     (二) 羊肉进口品种及品类     中国进口的羊肉品种有绵羊肉、羔羊肉和山羊肉,分为8个具体的品类,与上月相同。各品种、品类进口情况如下:     绵羊肉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类,进口量为3.90万吨,占本月羊肉进口总量的97.21%。由于占比较大,进口量与进口额的变动幅度与总体接近。具体来看,绵羊肉可分为冻带骨绵羊肉、冻去骨绵羊肉、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鲜或冷的带骨绵羊肉以及鲜或冷的去骨绵羊肉等五个品类。其中,冻带骨绵羊肉的进口量为2.94万吨,同比增长11.01%,环比下降8.66%;进口总额为9318.15万美元,同、环比下降均在二成左右。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和冻去骨绵羊肉的进口量均在千吨级,前者进口量为5730.41吨,价值1837.98万美元;后者进口量为3755.98吨,价值1428.11万美元。鲜或冷的带骨绵羊肉和鲜或冷的去骨绵羊肉进口量相对较少,分别为83.63吨和10.32吨。     羔羊肉进口量为672.14吨,品类下分为冻整头及半头羔羊肉和鲜或冷的整头及半头羔羊肉。其中,冻整头及半头羔羊肉的进口量为644.29吨,价值245.86万美元;鲜或冷的整头及半头羔羊肉的进口量为27.85吨,价值16.49万美元。鲜、冷、冻山羊肉是山羊肉下的唯一品类,进口量为446.44吨,价值183.90万美元(如表2所示)。     表2  2024年1月羊肉各品类进口量和进口额       (三) 羊肉进口来源     中国羊肉进口贸易伙伴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智利,与上月相同。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羊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两地羊肉进口量占羊肉进口总量的96.03%(如图2所示)。       图2  2024年1月进口来源国羊肉进口量份额占比情况     具体来看,本月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量相当。其中,从新西兰进口的羊肉量最多,为1.93万吨,同比相对稳定,环比下降7.18%;进口额为6573.92万美元,同、环比分别下降25.15%和18.22%。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量为1.9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环比相对稳定;进口额为6097.64万美元,同、环比相对稳定。从乌拉圭进口的羊肉量为1226.35吨,同比增长接近四成,环比增长超过一成,价值383.08万美元。从智利进口的羊肉量最少,共计366.47吨,约为去年同期的22倍,环比增长超过四成,价值100.69万美元(如表3所示)。     表3  2024年1月进口来源国羊肉进口量和进口额       (四) 羊肉到岸均价     总体来看,除鲜或冷的整头及半头羔羊肉环比价格保持稳定外,其他品类羊肉的到岸均价同、环比均有所下降 。羊肉总体的到岸均价为23.29元/千克,同比下降24.30%,环比下降一成左右。绵羊肉的到岸均价为23.14元/千克,变动幅度与总体接近。与冻肉相比,鲜冷绵羊肉(鲜或冷的带骨绵羊肉以及鲜或冷的去骨绵羊肉)的到岸均价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超过五成,环比下降二成左右。羔羊肉和山羊肉到岸均价分别为27.71元/千克和29.32元/千克,同、环比下降幅度均不足一成(如表4所示)。     本月牛羊肉到岸均价均处于下行状态,羊肉到岸均价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二者均价差为10.60元/千克,为近两年最高(如图3所示)。     表4  2024年1月羊肉到岸均价         图3 2022年2月-2024年1月近两年羊肉、牛肉到岸均价走势     二、羊肉出口情况     (一) 羊肉出口总量、总额及品类     羊肉出口总量为223.38吨,同、环比分别增长67.87%和22.12%,出口额为245.41万美元,同、环比分别增长52.45%和31.09%。     羊肉出口品类有带骨绵羊肉、冻去骨绵羊肉、鲜冷冻山羊肉、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等4个品类,与上月相同。其中,冻带骨绵羊肉的出口量最大,为131.89吨,同比增长超过七成,环比增长接近三成,价值155.55万美元;冻去骨绵羊肉的出口量为72.05吨,价值76.07万美元;鲜、冷、冻山羊肉和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的出口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5.00吨和4.44吨,价值9.72万美元和4.07万美元(如表5示)。     表5 2024年1月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额       (二) 羊肉出口去向     1月,羊肉出口目的地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阿联酋,与去年12月上月相比减少了柬埔寨和朝鲜。其中,中国香港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出口量为197.56吨,占羊肉出口总量的88.44%,同、环比分别增长48.47%和32.86%;出口额为224.87万美元,同、环比增幅均在四成左右。出口至中国澳门的羊肉量为24.82吨,环比增长13.87%,价值19.86万美元。出口至阿联酋的羊肉量较少,仅1.00吨,环比下降80.00%,价值0.69万美元(如表6示)。     表6 2024年1月羊肉出口去向       (三) 羊肉出口均价     中国羊肉的出口均价为78.04元/千克,同比下降7.41%,环比增长6.38%。其中,冻带骨绵羊肉的出口均价为83.80元/千克,同比下降1.82%,环比增长接近一成;冻去骨绵羊肉的出口均价为74.93元/千克,同比下降接近一成,环比增长3.24%;鲜、冷、冻山羊肉出口均价为46.11元/千克,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同、环比分别下降了47.73%和30.45%;冻整头及半头绵羊肉的出口均价为65.23元/千克,同比下降6.79%,环比增长二成左右(如表7示)。     表7 2024年1月羊肉出口均价       三、活羊进口情况     (一) 活羊进口总量、总额、品类及来源     1月,中国活进口总量为52878只(2096.39吨),是去年同期的3.2倍,环比下降14.74%,价值671.1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7倍,环比下降16.96%。进口活羊品种均为非改良种用绵羊,进口来源国有蒙古国和新西兰。其中,从蒙古国进口活羊51300只(2036.43吨),是去年同期的3.1倍,环比下降17.18%;进口额为289.72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0倍,环比下降16.96%。从新西兰进口活羊1578只(59.96吨),价值381.38万美元(如表8示)。     表8 2024年1月活羊进口量和进口额       (二) 活羊进口均价     活羊到岸均价为898.90元/只(22.67元/千克),同、环比分别增长49.82%和35.31%,主要因为从新西兰进口的活羊价格较高。其中,从蒙古国进口的活羊到岸均价为400.00元/只(10.08元/千克),与上月价格相同,同比下降33.33%;从新西兰进口活羊到岸均价为17118.00元/只(450.47元/千克)(如表9示)。     表9 2024年1月活羊到岸均价       四、活羊出口情况     (一) 活羊出口总量、总额、品类及去向     1月活羊出口总量为215只(5.60吨),同环比分别下降91.78%和70.87%,价值4.00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为非改良种用山羊,分别出口目的地有中国香港和尼泊尔,其中,出口至中国香港110只(3.50吨),价值2.81万美元;出口至尼泊尔80只(1.60吨),价值0.90万美元;另有少量非改良种用绵羊出口至尼泊尔,出口量为25只(0.50吨),价值0.28万美元(如表10所示)。     表10 2024年1月活羊进口量和进口额       (二) 活羊出口均价     活羊离岸均价为1321.86元/只(50.75元/千克)。由于出口至尼泊尔的活羊数量减少,因此总体的平均价格环比增长接近二成。出口至中国香港的活羊均价为1820.00元/只(57.20元/千克),同比增长一成左右,环比下降1.01%;出口至尼泊尔的活羊均价为800.00元/只(40.00元/千克),价格稳定,与上月持平(如表11所示)。     表11 2024年1月活羊离岸均价       五、总结     下面对2024年1月中国羊肉及活羊的进出口的情况进行总结。     第一,羊肉进口情况。     中国羊肉进口表现强劲,进口总量达到4.01万吨,尽管进口量环比有轻微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显着增长;出口总额为1.32亿美元,同、环比下降幅度均在一成左右。在进口品种方面,绵羊肉占据主导地位,进口量占总量的97.21%。其中,冻带骨绵羊肉的进口量最大,但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羔羊肉和山羊肉的进口量相对较小,但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在进口来源国方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羊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占总量的96.03%。新西兰羊肉进口量最多,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显示出两国在中国羊肉进口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羊肉总体的到岸均价为23.29元/千克,同比下降24.30%,环比下降一成左右。     第二,羊肉出口情况。     羊肉出口总量为223.38吨,同比增幅接近七成,环比增幅超过二成;出口额为245.41万美元,环比增幅超过五成,环比增幅超过三成。主要出口品类为冻带骨绵羊肉,出口目的地集中在中国香港。羊肉的出口均价为78.04元/千克,呈同比下降、环比增长的态势。     第三,活羊进口情况。     活羊进口方面,总量为52878只,同比增长215.13%,环比下降14.74%,进口额为671.10万美元,同比增长367.87%,环比下降88.24%。蒙古国和新西兰是主要的活羊进口来源国,其中新西兰的活羊价格较高。     第四,活羊出口情况。     活羊出口总量相对较小,仅为215只,同比下降91.78%,环比下降70.87%,出口额为4.00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为非改良种用山羊,出口目的地有中国香港和尼泊尔。         来源: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微信号
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就2024年至2025年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纲要》,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标准化自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纲要》提出的2025年四方面发展目标均已取得积极进展,为继续扎实推动《纲要》深入实施,制定了第二轮行动计划。本轮《行动计划》锚定2025年发展目标,紧扣《纲要》对“十四五”时期标准化发展的总体部署,以重点工作为牵引,由点及面推动《纲要》贯彻实施向纵深推进。 《行动计划》采用重点任务逐一列条的方式,结构安排上与《纲要》框架内容相对应,分三个板块,共三十五条。第一板块围绕标准化服务发展,从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提升现代化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推进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发展、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推动产品和服务消费标准升级、加快产业创新标准引领、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健全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机制等重点任务。第二板块围绕标准化自身发展,从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两方面,提出了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加强标准试验验证、强化标准化技术机构支撑、加强多层次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任务要求。第三板块是组织实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3月22日,商务部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4月21日起施行。 商务部服贸司、自贸区港司负责人表示,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的实施,标志着首次在全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这是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充分显示了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方向,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近10年,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全球跨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是同期货物贸易增速的1.5倍,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提升至22%。随着数字技术快速突破、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跨境服务贸易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市场潜力巨大。 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4种模式。商业存在是基于设立外商投资机构而提供的服务贸易,其他3种模式则统称为跨境服务贸易。 2013年以来,我国通过制定发布并持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而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我国主要还是根据缔结的国际条约或协定中所作的承诺,给予其他缔约方或参加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而且大部分是以正面清单模式进行承诺的。 当前,负面清单模式已经成为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安排的一个主要方式。此次发布的这两版清单,就是主动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统一管理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为下一步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奠定基础。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序扩大开放的同时,也在清单中保留了必要的特别管理措施。清单出台后,各部门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有关领域开放举措,完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治理水平。 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承诺向负面清单管理转变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一列出对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方式(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模式)提供服务的特别管理措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均涉及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1个门类。其中,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71条,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68条。 此次发布的首张全国版清单,主要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以“一张单”的方式归集列出,同时明确清单之外的领域,按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实现了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承诺向负面清单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务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结合发展实际和开放需求,在自贸试验区对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作出开放安排。 放宽职业资格考试限制。清单采取了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取消了境外个人参加注册城乡规划师、房地产估价师、拍卖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兽医、注册监理工程师等6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有利于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境外专业人才来华就业创业,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水平。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此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了一些开放举措,这次将相关开放举措进一步扩大到自贸试验区。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依法申请开立证券账户和期货账户,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境外个人参与证券、期货投资,使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更加多元化,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 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取消了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从事报关业务的限制。今后,境外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向自贸试验区内的主体提供报关服务,而不必在我国境内设立法人企业,提高了境外报关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自由度,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清单放宽了中外合作制作的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将中方人员的比例从原来的不少于1/3放宽至不少于1/4,有利于鼓励更多优秀的外方主创人员参与合作电视剧的制作,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我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实施情况整体良好 2021年7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作为我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海南版清单实施以来,在金融、交通运输、法律服务、自然人职业资格等多个领域已取得了实际开放成效,实施情况整体良好。 在金融领域,外籍人士已可在海南开设证券账户参与交易,已有证券公司聘请外籍证券分析师开展证券交易咨询业务。在交通运输领域,多艘来自境外的游艇可以自由进出海南的港口,不再强制要求向我国的引航机构申请引航。在法律服务领域,已有海南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提供外国法律咨询服务。在自然人职业资格领域,已有境外个人申请参加执业兽医等资格考试。 海南版清单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海南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据海南方面统计,2023年海南省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9.6%,为在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范围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