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瞬息万变,各种形式 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我 们实时跟踪并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市场准入 规则的变化情况。
国际新闻
9月20日,东盟地区原产地自主认证机制(ASEAN-Wide Self Certification Scheme,英文简称AWSC)正式启动实施。 在东盟国家经营的“经认证的出口商”(Certified Exporter,简称CE)可选择在商业发票等出口文件上作出“原产地声明”,作为向其他东盟国家出口的原产地凭证,享受东盟自贸区的关税优惠,而无须向原产地签证机构申领东盟原产地证书(Form D)。此项措施将有利于减少企业进出口所需时间,降低贸易成本。 法律依据从哪来? 东盟十国于今年1月签署了《<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第一修订议定书》(The First Protocol to Amend the ATIGA)并于近期完成核准。该议定书修改了原产地规则认证操作程序,将原产地的证明文本(Proof of Origin)从原来的1种(即原产地证书)扩展为2种,即: 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东盟证书为Form D);或者 “经认证的出口商”(CE)填写的原产地声明(Origin Declaration)。 符合条件的出口商在向另一东盟国家出口时,只要提供上述2种证明的任意一种,即可正常出口并享受东盟自贸区下的关税减免优惠。 哪些企业可以成为“经认证的出口商”? 出口商已在出口国合法注册; 出口商必须确保其负责作出原产地声明的授权签字人知晓和理解《东盟货物贸易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 依照出口国法律法规,出口商应具有令人满意水平的货物出口经验; 依照出口国法律法规,出口商没有任何原产地规则欺诈行为的记录; 出口商必须依照出口国主管部门风险管理的标准,具有良好合规性; 出口商如属贸易商(trader),则必须持有“制造商声明”(manufacturer’s declaration),注明产品原产国,表明制造商准备好在必要时配合产品追溯检验和核查。 依照出口国法律法规,出口商必须有健全的记账和记录制度。 东盟成员国对本国“经认证的出口商”资质各有具体规定,详情参考各国主管部门规定。一旦获批成为“经认证的出口商”,企业即获得作出“原产地声明”的资格。“经认证的出口商”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确保其原产地声明合法合规,并配合主管部门的追溯核查。 如何申请成为“经认证的出口商”? 出口商应根据主管部门要求,通过书面或电子形式向所在国主管部门(一般为海关部门)提出申请,提供所有必要的证明文本。 主管部门如判定出口商符合条件,将会批准“经认证的出口商”身份,以书面形式告知出口商,同时提供一个企业授权代码(Authorisation Code)。出口商须在原产地声明中注明该代码。 各国主管部门批准后,将立即把该“经认证的出口商”信息录入到“东盟地区自主认证数据库”(AWSC Database)。数据库由东盟秘书处管理维护,各国海关部门可录入和查询。 “经认证的出口商”(CE)如何作出“原产地声明”? 一、“原产地声明”须包含以下信息 1.CE信息:CE企业授权代码(Authorisation Code) 2.货物描述: 产品名称;HS六位海关代码或东盟统一关税机制(AHTN)代码;原产地判定的标准;原产国;区域价值成分原产地判定标准使用时的离岸价格(FOB);货物的数量;商标(如适用);出现背对背(back to back)原产地声明的情况,即东盟转口国在东盟原产国的证明文本基础上作出的原产地声明,则需要提供原产国的原产地证明文本编码、签发日期、第一个出口国,和第一出口国的CE授权代码(如适用)。 3.CE授权签署人的认证:CE授权签署人应在原产地声明中指明该货物是符合所有相关要求;在授权签署人的打印姓名或者签章上方手写签名。 二、原产地声明载体。原产地声明应在商业发票上注明。如果在出口环节无法在商业发票上注明,可选择在以下任一种商业文件上填写声明:账单、运货单或装箱单,并在进口环节和商业发票一起提交海关部门。上述文件应详细说明货物情况。 三、包含原产地声明的文件/票据的日期应被视为原产地声明的签发日期。 四、包含原产地声明的文件/票据的编号应被视为原产地声明的编号。 五、如原产地声明文件本身无足够位置填列明所有产品信息,可附加页列出。 六、有效期。原产地声明的有效期与原产地证书相同,均为12个月。 更多信息请参考《东盟货物贸易协定》附件8“原产地规则认证操作程序”(链接附后)和各国主管部门具体规定。鼓励广大在东盟投资设厂的中资企业积极利用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开展贸易, 无需在东盟进行“广撒网”的投资,在向其他东盟国家出口时自行选择申领原产地证书(包括电子原产地证)或做出原产地声明,节约成本。 “原产地规则认证操作程序”链接:https://asean.org/storage/2012/05/ATIGA-08-Annex-8-amended-OCP-to-allow-AWSC-endorsed-AFTAC33.pdf 来源:商务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乌兹别克斯坦分社10月6日报道,乌今年1至8月共出口药品1150万美元,同比增长3倍;进口5.65亿美元,同比减少680万美元。 乌药品主要出口至周边国家,前五大出口目的国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340万美元)、哈萨克斯坦(210万美元)、阿富汗(150万美元)、土库曼斯坦(120万美元)和塔吉克斯坦(110万美元)。 中国为乌第五大药品进口来源国,1至8月乌共从中国进口3410万美元药品。乌前四大药品进口来源国分别为印度(1.03亿美元)、俄罗斯(5990万美元)、乌克兰(4610万美元)和拉脱维亚(4600万美元)。 来源:商务部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8月,中哈双边贸易额为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在疫情条件下重新实现正增长。其中,中国对哈出口63.6亿美元,同比下降10.6%;自哈进口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双边贸易中方逆差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137.3%。(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经商处) 来源:商务部
据哈萨克斯坦统计网站(ranking.kz)10月12日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8月底,哈萨克斯坦境内共有外资企业约2.17万家,同比增长11.8%。其中,小型企业2.11万家,占外企总数的97.3%;中型企业325家,占比为1.5%;大型企业260家,占比为1.2%。 从行业分布看,在哈外资企业中,约8600余家从事批发零售贸易,2200家为建筑类企业,1600家集中在职业技能服务和科技领域。从参与主体来看,俄罗斯企业数量最多,共有7396家,约半数(3610家)从事商贸业务;土耳其企业2440家,主要从事商贸、建筑和加工业,其中172家土资企业从事住宿、餐饮服务,居外资企业之首。中国企业数量排名第三,共有1237家,其中小型企业1200余家,中型企业16家,大型企业20家。在哈外资企业较多的其他国家依次为乌兹别克斯坦(1189家)、吉尔吉斯斯坦(1115家)、乌克兰(700家)、荷兰(629家)、阿塞拜疆(612家)、德国(609家)、韩国(441家)等。(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经商处) 来源:商务部
2020年9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宣布,泰国已加入OECD下化学品评估数据相互接受协议(MAD),这对泰国与其他MAD参与国之间的化工产品贸易企业将大有裨益。在加入化学品数据互认协议后,于多个MAD参与国销售的泰国化学产品将只需要一份测试数据,而无需再进行重复测试。 来源:华测瑞欧
1. 今年1-7月,阿根廷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36.0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农产品进口总额为33.65亿美元,同比下降7.3%;阿农产品贸易顺差为202.37亿美元,略高于2019年同期。大豆及其产品是阿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占总量的37%。 2. 中国8月份进口巴西大豆815万吨,与去年同期的668万吨相比增长22%,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进口大豆仍将维持高位。 3. 9月22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预测,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达7.6亿吨(2019年为7.6亿吨);哈小麦产量将达1240万吨(2019年为1150万吨)。哈高品质小麦对中国出口预计将会增长。 来源:农业农村部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网10月4日消息,今年1-7月,乌对华果蔬出口同比下降44%,出口额仅1900万美元。其中,鲜樱桃出口降幅最大,仅100多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00吨。 当地企业认为,樱桃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乌春季出现春冻,樱桃产量下降,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检疫措施升级,不利于出口。今年同期,智利对华出口樱桃165吨,吉尔吉斯斯坦对华出口樱桃164吨,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与樱桃相同,今年1—7月,乌葡萄干对华出口仅5900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800吨,降幅56.9%。尽管降幅超过一半,但乌依然是对华葡萄干最大出口国,美国、智利、土耳其等其他对华葡萄干主要出口国出口量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与樱桃和葡萄干不同,2020年1—7月,乌杏干对华出口增长一倍,达到200多吨。 来源:商务部
2020年9月24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公布一项检测结果:欧盟23%的受检进口产品不符合现行REACH法规和CLP法规。一些进口产品含有欧盟限制的非法含量的有害物质,另一些危险标签不正确,如果进入市场,可能会影响其安全使用,并危及公民的健康。 来自16个欧盟成员国的执法机构和海关当局检查了近1400种产品,发现超过300种不符合要求。在1225项REACH限制性物质检查中,17%的产品限制性物质含量超过了限值。违规率最高的是珠宝中的镉。大多数不合格产品来自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印度、泰国、北马其顿和马达加斯加。对于CLP相关检测,167种产品中64%的产品不合格。大多数不合格项与标签要求有关,最常见的是缺少本土文字标识、缺少或错误使用危险标识的象形图和信号词。 来源:tbtguide
  日前,海关总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圆满结束。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度,我国19.68%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贸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比下降11.30%。因退货、销毁、产品降级或者丧失订单等原因所发生的直接损失额为692.08亿元,同比减少68.22%;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而新增加的成本为161.14亿元,同比减少62.21%。技术性贸易措施依然是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本次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6500家出口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498份,有效问卷率达99.9%,各项数据指标具有延续性、可比性,客观反映了2019年度我国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整体情况。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山东、北京三省市直接损失额较高,分别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17.07%、13.88%、9.77%,三地累加额占到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40%以上;安徽、山东、广东三省市新增成本较高,分别占全国新增成本总额的16.5%、15.29%、11.46%,三地累加额占到全国新增成本总额的40%以上。     从产品类别看,化矿金属、木材纸张非金属和橡塑皮革行业直接损失较大,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1.73%、19.26%、18.98%;纺织鞋帽、化矿金属和橡塑皮革行业新增成本较大,分别占新增成本总额的25.08%、24.42%、12.81%。     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集中在认证、技术标准、标签和标志、包装和材料、环保要求五方面,出口时遭遇过上述五类措施的企业占全部受影响企业数量的56.42%;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食品微生物指标要求、种养殖基地及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食品标签要求五方面,受上述因素影响的出口企业占比高达60.92%。     2019年度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企业占比、直接损失额、新增成本较上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出口企业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认知度明显提高,参与和主动应对意识日益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在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后,有超过50%的出口企业能及时与海关、国外进口商进行咨询沟通,探寻应对之策。同时,59.72%的企业通过提升管理、54.4%的企业通过市场多元化、45.56%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43.84%的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作为,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从而有效巩固和拓展了相关出口市场。   来源:海关总署
   哈通社努尔苏丹9月22日电,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部长奥玛洛夫当天出席政府会议时表示,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统计,2020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2.2万亿吨。由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粮食增产,全球粮食储备将达6.3亿吨。国际谷物理事会和哈农业部分别预测本年度哈粮食产量为1770万和1800万吨。     奥表示,据哈农业部预测,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达7.633亿吨(2019年为7.622亿吨);哈萨克斯坦小麦产量将达1240万吨(2019年为1150万吨)。哈小麦和面粉仍将主要出口中亚国家和阿富汗等传统市场。今年小麦收成品质较高,1-3级小麦比例由上年的67.2%升至83.8%,4-5级小麦比例由32.8%降至16.2%,预计高品质小麦对中国出口将会增长。   来源:商务部
信息检索
专题信息
认证信息 更多>>
IFS 认证
IFS国际食品标准(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是由HDE-德国零售商协会和FCD-法国零售商和批发商联盟共同制订的食品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标准。经德国贸易机构联合会于2001年向全球发布,得到德国及法国零售商普遍接受,,许多知名的欧洲超市集团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会要求后者须通过IFS审核。该标准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力较大,IFS也是获得国际食品零售商联合会认可的质量体系标准之一。 这套标准包含了对食品供应的品质与安全卫生保证能力的考核要求,得到了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食品零售商的广泛认可。IFS是以ISO9000:2000标准的程序导向模式编排,涵盖HACCP、品质管理、产品控制、制程控制、工厂环境及人事等内容。供货商只要成功取得IFS认证就可以增加出口机会、减少多重审核的支出、取得欧洲主要零售商的信任、消费者对产品的接纳及减少食品危机风险。
ISO22000认证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许多公司都在发展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这一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最新成型的ISO 22000推向了发展的顶峰。ISO 22000标准试图为需要符合并超过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规则的公司定义出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该标准涵括了所有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而无需折衷其他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Kosher 认证
Kosher认证又称犹太认证(犹太食品认证,Kosher certificate),是指按照犹太饮食教规对医疗、化工、食品、辅料和添加剂等进行认证,此种认证被称为Kosher认证。其涉及范围有食品及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精细化工、药品、机械生产企业等。Kosher认证有其完善的法规和理论、实践基础及管理。通过Kosher认证的公司,可以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使用国际最著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洁食认证(Kosher)”标记。Kosher认证按照不同的认证机构,具体有:KOF-K Kosher洁食认证 、OK Kosher洁食认证、Star-K Kosher洁食认证、OU Kosher洁食认证、BC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Bais-K Kosher洁食认证、cRc Kosher洁食认证 、KIR Badatz Kosher洁食认证等。
期刊杂志 更多>>
主办: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容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